“阳光食品”平台助力食品安全智慧共治 中山市力争全省率先实现平台在学校、幼儿园食堂全覆盖

中山日报 2019-12-12 02:41

本报讯 (记者 陈慧 通讯员 黄美霖)12月11日,市人大举行“阳光食品”平台重点建议视察活动,围绕今年提出的《要求打造“阳光食品”平台,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交流。市领导冯煜荣、雷岳龙等参与视察。

今年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徐福芹等6位人大代表提出的《要求打造“阳光食品”平台,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建议提出“要在全市推行建设中山市"阳光食品"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市民提供一个餐饮商家信息可查、监管部门检查信息可知、食品加工过程可视、食品安全状况和信用可评的阳光平台。”该建议由副市长雷岳龙领办,具体由市市场监管局主办,市教育和体育局、人社局、民政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会办。

“阳光食品”APP在完成前期立评项审等程序后,10月底正式开展项目建设,如今已实现800多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上线。其中包含大型餐企、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市场快检点、食品加工小作坊等。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学校、幼儿园食堂100%全覆盖,打造“主体自律、政府监督、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氛围,更加有效保障市民饮食安全,推动食品行业提升。

活动中,代表们先在东区远洋学校现场视察“阳光食品”现场建设情况,听取校方对平台应用的情况介绍,观看APP操作演示。如在地图上查找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学校食堂。点开远洋学校页面,食堂后厨加工操作过程实时直播,学校证照、人员健康、原料信息即时可查,学校食品安全状况一目了然。同时在市市场监管局后台大屏滚动展示全市“阳光食品”上线单位的后厨实时直播,后台还能对上线单位的日常管理状况、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食品安全风险。

随后,视察组进行了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听取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宁军对重点建议办理情况作汇报。人大代表们对建议的办理效果均予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煜荣对该项建议办理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阳光食品”平台可继续完善,如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加监管力度。

雷岳龙表示,做好“阳光食品”平台,可推动行业自律,助力政府监管,让食品更加安全可靠。中山要争取在今年底完成100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上线的计划,下一步要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APP管理办法,激励企业积极主动加入。

新闻推荐

深化科技交流 促进科技创新 中山市科技工作者协会召开第四届第一次会员大会

本报讯(记者谭华健)记者10日从中山市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科工协)获悉,日前,科工协召开了第四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大会选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