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海关对部分鲜活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检务放行”规则供港澳鲜活农产品实现“秒通关”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盛杰、何雪雁)记者从中山海关获悉,中山海关近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出三项通关改革措施,为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电子自动审单模式;取消口岸通关环节纸质联系单,对供港澳鲜活农产品实施电子放行实现“秒通关”;积极推进“两步申报”改革试点工作,大大降低企业通关前手续准备的“门槛”,减少企业申报的时间和物流成本,有效缩短货物在港时间。
中山是供港澳鲜活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年供港澳鲜活农产品7万多批次,主要出口商品为活鱼、冰鲜鱼、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为进一步提高企业通关效率,中山海关对出口量相对较大、出口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且企业信用度较高的鲜活农产品出口企业实行“检务放行”规则(电子自动审单),开启绿色通道模式。
中山市裕盛隆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是“检务放行”改革的6家受惠企业之一,主要向澳门出口活鱼、冰鲜鱼,11月共出口货物634批。提起“检务放行”,裕盛隆达的报关经理李海波连连称赞:“我们公司在坦洲,以出口鱼类鲜活水产品为主,平均一天有40批次左右,对通关时效性要求高。每天早上海关的审单业务特别繁忙,若按照人工审核的顺序处理我们的单子,会等待花费较多的时间,我们每次都很焦急。这次改革,海关系统自动审单受理,我们在晚上也可以在系统上报审通过,在报关环节花费的时间一下就减少了许多。”
今年以来,中山海关“一企一策”由点及面做好帮扶工作,不断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10月,中山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达到压缩目标,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9月压缩四分之一。据中山海关统计,2019年前10月,中山市进出口总值1999.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2%,其中出口1616.3亿元,增长9.9%,进出口、出口增速均高于广东省水平。
新闻推荐
中山经济失速 镇区制改革重新加速力破土地空间难题,东部组团动作频频
力破土地空间难题,东部组团动作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