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思想解放 共商“兴中道”
■来论
中山市在今年11月8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出推动中山经济“重振虎威”的动员令,至今已近一个月。围绕“重振虎威”主题,中山上下正掀起为中山发展找问题、谋对策的高潮。
《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和南方+客户端自发出报道《中山:那一声期待已久的虎啸》后,受到社会关注,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教育界等主流圈层的读者纷纷留言。南方+客户端从11月13日起开设“中山"重振虎威"网友来论来信”专栏,邀请市民网友共商“兴中道”。
“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平衡城市建设"新"与"旧"、打造产业创新链条……”来信来论者既有专家学者,也有公务员、企业家和普通中山市民,既有新老中山人,也有关心中山发展的市外友人。他们从行政体制、土地规划、区域合作、交通建设、民生事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内容饱含对中山的感情和城市发展破局对策的思考,引人深思。本周,南方日报中山观察整理精选出部分内容刊登。
“重振虎威”大讨论不断深入,《南方日报·中山观察》、南方+客户端、南方网全媒体平台将持续收集各方意见,诚邀各方共商中山发展之道。欢迎读者参加线上调研,或在南方+客户端后台留言,也可以发送意见建议文章至邮箱:nfrbzsxmt@126.com。我们将广泛收集各界对中山“重振虎威”的建言,助推中山发展。
思想解放深度决定“重振虎威”高度
骆驼
思想再解放大讨论,是中山标兵渐远、追兵已近、退无可退的现实需求,也是中山重振虎威的自觉选择。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可能全面扭转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状态;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勇气直面问题、自揭伤疤;只有解放思想,才有机制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活力;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动力对标先进、奋力赶超;只有解放思想,才有襟怀规划长远、谋定大计。总而言之,中山重振虎威,必须解放思想先行!
从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来看,思想解放与深化改革总是相互激荡、彼此成就的。思想解放到理论创新再到改革突破,成为开启每一段改革航程的必经之路。
40年来,敢为人先的中山人在解放思想中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要在思想大解放中继续跋山涉水。如今中山发展已如舟至中流,一方面有了更开阔的水域,同时更面临着“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挑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举措。今年10月下旬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发出了重振虎威的号召,吹响了勇于担当、勠力同心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让中山全市上下有了“久旱逢甘霖”的畅快之感。曾经威风凛凛的“中山舰”要逆流而上,不仅要有“船长”强力引航,还要有“水手们”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水手们”的干劲从哪里来呢?答案就在解放思想,出路也在解放思想。为此,亟须在全市上下开展一场包括中山所有公职人员、企业家、普通市民在内的思想再解放大讨论,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共识,把五个手指攥成一个有力的拳头,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重振虎威的新境界。
“良医将治之,必究病所因”。无论是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要因应时势和战略定位的变化,深刻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深刻反思精神状态的问题,深刻反思全市力量凝聚问题,深刻反思顶层设计不足问题,深刻反思制度束缚社会创新活力问题,深刻反思广大党员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心态、心气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破除得过且过的心态。重振虎威既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又是一个具体可触摸的目标,要细化落实到每一桩事、每一个人身上。唯有汇聚每一条涓涓细流,才能形成澎湃的潮浪;唯有每个人的全情投入,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要以霹雳手段坚决杜绝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作风,坚决纠正以坐而论道为正常、以敷衍塞责为明智的风气,旗帜鲜明地唾弃不作为的消极心态,大张旗鼓地赞扬愿作为的工作热情。
要摒弃畏惧怯懦的心气。中山当下有很多“深水区”需要去闯,很多“硬骨头”需要去啃。用惯常的办法和习惯的路径去解决问题,不但效果了了,反而会滋生新的问题。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越不能垂头丧气、踌躇不前,没有一点气势,不见丝毫魄力。狭路相逢勇者胜,时下之中山,尤其需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无畏之勇,特别渴望舍我其谁敢担当敢作为的豪迈之气。
要打开封闭狭窄的格局。在全球形势复杂变化的环境下,在“双区驱动”的格局中,做好中山的事情,需要更科学的谋划、更宽阔的视野。前瞻性研究、思想舆论及工作人员既不能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又不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又不能不理会外面的万千新气象,要想领导之未想、思领导之未思,不写官样应景文章和命题作文,以自我否定、破茧新生的决心,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出对策、出实策,在更高层面推进中山高质量发展。
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不客气地说,中山当前困境,与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部门、镇区负责人)头脑中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仍在持续有关,一些党员干部身体进入了新时代,而思想还停在“过去时”。很多时候,机遇就是在“等一等”“看一看”“放一放”的观望中错失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部门、镇区负责人思想解放的尺度,与其所在部门、镇区改革创新的空间成正比。部门、镇区负责人思想解放的程度越高、格局越大,部门、镇区的发展空间就越大。要发挥好部门、镇区负责人的带头作用,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远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跳出条条框框限制、穿透惯性思维迷雾、摆脱局部利益束缚,率先对表对标找差距,向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带动一班人、影响一层人、激励一群人,将市委、市政府改革求变决心和信心换来全市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支持和行动。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重振虎威光有立场和态度是不够的,停留在图表里、挂在墙壁上也是不行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有些问题是存在已久的痼疾,有些问题是相互交织的乱麻,拉直这么多问号,解决这么多问题,是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去解决,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在谋划全市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真正把解放思想的讨论转化为含金量高的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创新环境。
思想解放深度决定中山重振虎威高度,思想解放有阵痛,但惟因阵痛,意味着超越,昭示着希望。当下,中山——伟人故里。
热切期盼着思想再解放一声声春雷!
热切期盼着思想再解放一场场交锋!
热切期盼着思想再解放一次次洗涤!
(作者系南方+网友)
以更开放姿态整合资源
激发新动能水中和
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中山最近成为舆论焦点,系列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备受外界关注。产业是地区发展的核心支撑,经济数字的背后是中山产业进入调整期的现实。作为中山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之一,笔者认为中山应注重培育和引进产业创新技术和项目,激活产业创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重塑产业动力引擎,焕发虎威。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加快形成产业创新链。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山市于2011年在中山合作共建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下称“中山研究院”)。虽然研究院产生了系列技术科研成果,但总的来看,由成果转化的产业规模和带动力仍偏小、偏弱,对中山本地产业影响有限。目前中山引进了多个产业科研平台项目,对创新源头支持力度较大,但在成果转化环节则有待强化。建议中山加大统筹力度,整合科技、工信、发改等部门力量,协同发力,服务产业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形成贯穿科研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创新链。
二是积极“走出去”“引进来”,以更开放的态度整合产业创新资源。中山以传统专业镇起家,这是中山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其中也有需要突破的发展惯势。中山应以更开放的态度,科学选取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在更大范围内引进科研创新团队力量,在原有产业优势基础上,抢占产业标准和核心技术高地。在“引进来”的同时,应积极“走出去”,参与产业交流竞争,对标先进,形成更大的产业影响力。
三是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壮大产业创新人才队伍。人才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资源,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面临着广深地区对高端人才“虹吸效应”,要从中突围,需错位思考,创新引才模式。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人才政策,另一方面,要以平台和事业留人,通过引进和建设各类高端发展平台,吸引产业高端人才集聚。此外,应注重使用“柔性引才”等模式,鼓励企业与创新团队建立以项目为平台的合作关系,以更灵活和精准的方式,用好各类人才资源。
(作者系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新闻推荐
竞得石岐总部经济区16.6亩商业金融用地 中山农商行有望打造区域总部
记者获悉,近日中山石岐总部经济区内首宗商务用地顺利拍出。上月底,编号W23-19-0072地块在经过1轮报价后,即被中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