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设计“大牛”,共建“国民淋浴房” 对话中山德立洁具品牌操盘手张延华,谈品牌的力量
一步一个脚印,张延华说他是干品牌出身的,从2009年加入德立,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德立淋浴房”这个品牌打出去。目前德立的“高端定制淋浴房品牌”名号已经打响,而眼下他要做的是再次打响“国民淋浴房品牌”的招牌。
文/记者 李红 图/记者 洪喜鹏
专利胶条厂家 上行至淋浴房行业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德立洁具的发展历史,当初创始人为什么会选择进入淋浴房这样一个小众行业中来呢?
○张延华:不瞒您说,我没进德立的时候,也没怎么听说过淋浴房,可见这确实是一个小众行业。
德立洁具由潘小东先生在1996年创办,当时是生产淋浴房配件,也就是用来密封防水的胶条。别看这样一个胶条,最开始全部从国外进口,因为国内没有一项叫“软硬共挤”的技术,它可以让胶条更加贴合和防水。后来,董事长潘小东带领一帮技术人员攻克了这项技术,获得专利,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所以得到国内差不多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是德立迅速发展的第一个契机。
不过,几年之后,随着防水胶条“软硬共挤”技术在国内的普及,这个行业进入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期,德立的蛋糕也随之缩小。潘董审时度势之下,2002年,将德立的产线往上延伸,进入淋浴房行业。
淋浴房作为大卫浴下的细分领域,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欧洲引进中国市场,在德立进入的时候,国内市场基本由国外品牌占领,国内的生产企业要么代加工国外品牌,要么就是定位较为低端。潘董是一个很重视生产研发的人,他还是像研发专利胶条那样,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产品开发上,比如推出了媲美欧美电镀技术的镜面直角不锈钢合页、榫卯式结构防下坠合页等创新淋浴房技术,不断在技术研发上寻找突破点。
与此同时,德立找到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就是定制生产,根据每套住房的尺寸和结构,为用户量身打造一套适合的淋浴房。这种专注产品研发和定制化发展的道路,为德立最初在淋浴房行业站稳脚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手笔操盘,打响“高端定制”名号
●记者:正如您所说,进入德立以前您没有从事过淋浴房行业的相关工作,而是以运营品牌见长加入这个企业的。这是否意味着,德立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重视起品牌来了,并且似乎有与国外品牌一决高低的斗志?
○张延华:相比代加工企业,德立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但是一直有自己的受众,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后来潘董也看到了德立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国外品牌相比,品牌号召力不足,品牌附加值比较低。所以,从我2009年加入德立开始,就与潘董一起坚定地走品牌化道路,不遗余力地将德立的高端品牌定位打出去。
我们首先对产品进行升级,坚持所有的材料都用行业内最好的,玻璃、五金件、支撑杆、可调整联墙材等均采用高于欧盟标准的体系制造;支撑杆连接采用更安全的开孔+螺钉帽固定结构等。
接下来,2010年,我们推出“真功夫大比武”活动,推广德立“精工淋浴房”品牌形象;2012年,聘请在生态设计领域颇有分量的意大利室内设计师协会前首席执行官——卡罗·贝利为德立首席设计师。由卡罗主笔的罗马浴池淋浴房,成为淋浴房设计风格化的开创之作。
2014年,我们提出打造“美学淋浴房”的全新概念,并在全国各地建设美学馆,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同年,再度发力签约法国罗浮宫博物馆修缮设计大师——卢卡·罗西。
2016年,德立将品牌形象推广到更高的维度,携手明星贾乃亮开启“美学星卖场”公益计划活动,以实现品牌升华和公益事业双赢。同年10月,德立携手运动明星田亮发起万人众筹。由此,德立被贴上“明星标配”的标签。
一套组合拳下来,到2016年,德立已经成为业内“高端定制淋浴房”的代表,并且定制了多位明星家中的淋浴房和钓鱼台国宾馆、美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希尔顿酒店、杭州印等数十个高端项目。与此同时,从2010年开始,德立淋浴房销售连续八年保持着高增长。
牵手工业设计“大牛”
●记者:虽然德立一直在强调“高端定制”,但是在最近的几次活动中,比如去年的新LOGO发布会、万人众筹活动,以及今年的新品发布会宣传稿中,德立开始提“国民淋浴房”这个新概念,并且反复打出“让淋浴更舒适”新口号,这是否意味着德立的定位发生了新的变化,背后是否有市场因素?
○张延华:“高端淋浴房品牌”是我们花了好多年才稳固下来的品牌定位,并且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这几年,随着楼市大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日益年轻化,我们需要将定位再进一步拓宽,所以提出了“国民淋浴房”的新定位。
为了实现新定位,去年1月,德立与世界知名的工业设计工作室德国凤凰设计工作室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产品从结构设计到外观上的安全性、舒适性及美观性,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合作启动后,德立与凤凰设计工作室共同研发的新品RA3便获得2019德国IF国际设计大奖、德国创新奖。这个产品用“几何线条+螺丝不外露+一体式拉杆”营造的极简风格,正是时下最受顾客关注和喜爱的。另外几款产品有的也已经获得德国设计类奖项,有的正在申报红点、IF奖,应该很快会有好消息传来。
定制也能自动化
●记者: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德立的厂房面积已经较去年扩大了一倍多,并且上了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仓储设备,请问定制化产品是如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
○张延华:区别于以往的完全定制,我们正在提倡“轻定制”。定制淋浴房其实就是一种可拆解的艺术,它的本质是由一堆面板组合而成的产品,只要面板做到标准化,那么个性化、规模化就能完美地统一起来。而这个标准化是建立在德立过往的百万套淋浴房产品的大数据基础上。
对应于“轻定制”,2018年,我们投建了行业内首个智能化工厂,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拥有国家专利20多项,建成国内第一条淋浴房自动化生产线,行业内第一条非标生产线等。智能化工厂的建立,让德立拥有了年产100万套定制淋浴房的制造能力,产能增长达到5倍。
而其实,在此之前,德立已经花费多年时间研发了具备“德立特色”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过程是这样的:顾客下单,技术人员前往顾客家中进行现场测量,绘制俯视图,设计出淋浴房配置,并将其转化成订单。订单一进系统,就被迅速分解成详细的材料清单,生产就按照清单开始运作起来,定制出各种顾客专属的淋浴房产品。在这套系统的支持下,德立全定制时代已拥有十多个产品系列,一千多种非标产品,支撑起每年约20万套淋浴房的产量。
而进入到眼下的自动化生产时代,“轻定制”的生产模式,将带来产能和产量的进一步大增长。
●记者:德立在卫浴行业奋战23年,见证了怎样的行业历史,自己又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发展创新之路?
○张延华:淋浴房行业的发展其实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发展的轨迹。从上世纪90年代初由欧洲引进中国市场,国内淋浴房行业经历了一个由满足基本产品功能到满足个性需求再到审美提升的消费升级过程。每一代消费升级,德立都积极响应,从突破高端淋浴房边界,到开启轻定制淋浴房时代,形成自己的品牌号召力;从执著转型到拥抱线上线下新零售,打造随时随地购买淋浴房的消费体验。德立淋浴房一直紧跟时代,并希望引领时代,从而为普通老百姓提供更舒适的淋浴体验和更有品质的生活。
新闻推荐
中山市科学管控大气污染防治,打赢“蓝天保卫战” 立足实际制定方案 “一月一策”精准施策
距离2020年还有25天,中山能否携带“蓝天”跑进新年?日前,为打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