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开放大学校长官华: 打造学习型城市 构建人才生态圈

中山日报 2019-12-05 04:10

官华12月3日,就中山如何“解放思想,重振虎威”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山开放大学校长官华。他坦言,作为新中山人,来中山工作11年间,先后完成了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和北京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博士的学习,一刻也未敢懈怠。他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能,无论是哪一层次的人才,要振奋、永葆“虎威”,都需要终身学习。建议中山打造学习型城市,构建人才生态圈,破解人才困境。

老板带头学习,企业才有未来

●记者:城市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振兴要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的出现源自优秀的企业家。就曾经的“四小虎”而言,中山如何才能涌现更多优秀的企业家,打造百亿、千亿级大企业?

◎官华:赖泽华书记强调,企业有未来,中山才有未来。企业家靠什么带领企业赢得未来?当年成就中山虎威的那一批企业家不少已归于沉寂,而顺德的何享健、杨国强等却带领美的、碧桂园不断创造辉煌,成长为千亿级龙头企业。前段时间网易CEO丁磊在母校演讲时称,保持终身学习就不会落伍。可以看到,任正非、马云、马化腾、何享健、杨国强等杰出企业家并没有显赫的学历背景,但是对市场、技术、时代发展却有超前的洞见,而这些都是得益于他们持续不断的学习。

这正是中山部分企业家的差距所在。在时代发展中,你可以把营业额做到几百万几千万规模,但如果不继续学习,就很难把控亿元以上级别的市场和企业管理,因而中山企业“星星多、月亮少”。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纷繁复杂,中山要解放思想、重振虎威,特别是企业家作为“船长”,要想企业能在疾风暴雨中稳步前行,首先要践行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充电,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构建全民学习网,提升文化“软实力”

●记者:终身教育其实就是不断充电,良好的学习氛围、完善的教育设施很重要,您认为,中山的终身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官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山也应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将为中山重振虎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上海、北京、福建都较早出台了终身学习条例,最典型的是上海,居委会的一堆牌子里面就有社区学校,通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方式,让人人享有终身教育的机会。总体而言,中山市推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政策体系和发展规划尚未出台,资源也比较分散,未来要构建全民学习“网”,让终身学习成为城市文化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构建人才生态圈,解中山人才之困

●记者:重振虎威需要中山企业家重拾敢为天下先精神,目前,不少企业面临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失的困境,对此,您有什么好建议?

◎官华: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继续在一座城市扎根、成长,一定和该城市相对充足的人才储备和供应有关,这就要求构建人才生态圈。如深圳和华为的关系,杭州和阿里巴巴的关系,这两家企业每年可以从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人才,而从这些企业出去的人才,也能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因为这两座城市都有比较健全的人才生态圈。

人才在域内流动是正常的,但如果人才不断外流其它城市,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由船长、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的技术人员组成。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高新聘请职业经理人,但中层以下管理者、技术骨干等所需数量较大,“挖人”的方式不太可行,更多要通过企业和社会的培养而来。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人也需要持续不断学习、知识更新、技能提升,才能为发展壮大提供坚实基础。

发展高等教育

要“两条腿走路”

●记者:缺乏高端创新平台和人才平台是中山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中山市如何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中的作用?

◎官华:近年来中山市提出要高水平规划建设中山科技大学、支持香山大学发展等。但目前中山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管理机制体制存在较多束缚人才引进及学校发展、创新及转化的障碍性因素。二是结构不合理,缺乏研究生以上层次的人才培养机构。三是偏重于引进,对本地已有院校发展支持力度不够。以东莞为例,在保持原有拨款方式和标准基础上,市财政近年来增加投入专项资金15亿元用于支持东莞理工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前两年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对周边区域高校的竞争,中山市现有6所高校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要创新思路促进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一是高水平大学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策略,一方面努力建设中山科技大学、吸引高水平大学和高端创新平台等;另一方面也要专题研究、出实招、下重本支持现有院校发展;二是学习深圳经验,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研究生院,实现本土研究生培养“零的突破”;三是研究出台中山市高水平大学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破除制约高校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文/本报记者 徐世球

见习生 陈雪琴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新闻推荐

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又添一生力军 大凡医疗集团落户五桂山

本报讯(记者付陈陈)健康医药产业是中山举全市之力发展的三大重点产业之一。昨日上午,五桂山办事处与广东大凡医疗集团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