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交通建设大会战暨征地拆迁攻坚工作现场会 举全市之力打赢交通建设大会战 三年时间攻克重振虎威第一战场
上午,由赖泽华、危伟汉带队,分管市领导及相关部门、镇区负责同志一同前往东升镇西环高速(含小榄支线)镇南互通、阜沙镇黄圃快线BT标、三角镇南三公路、民众镇民众快线阳光大道跨线桥,现场调研项目建设进展,沿途查看文明城市建设、卫生环境整治、乡村“五大美丽行动”等工作。当前,一些重大交通项目因规划调整、征地拆迁、管线迁移等问题,导致推进缓慢甚至长期停工。调研组现场会诊、研商对策,明确相关镇区部门要按照市的统一部署,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克服“等、靠、要、拖”思想,创新方式方法,主动破解难题,确保工程进度迎头赶上。
“交通大会战,是中山打赢经济翻身仗的第一个战场,能不能旗开得胜、首战告捷,意义十分重大。”在下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赖泽华指出,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但如果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进无来路、去无出路,我们很可能会错失千年等一回的“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失去的机会成本将难以估量且无可挽回。况且交通建设越往后成本越高,晚建设不如早建设,慢投入不如快投入。他引用一组数据说,十年来,中山市基础设施投资占总投资平均比重16%,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珠三角各市水平;中山市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0公里,远低于深圳、广州和其他兄弟城市。与此同时,市民对瓶颈路、交通拥堵、工地围而不动等现象意见很大,有的工程旷日持久,被戏称为“世纪大道”“世纪工程”。这种现象如果不迅速扭转,中山的城市形象、城市竞争力、城市美誉度必将大打折扣,重振虎威更是无从谈起。我们要抢抓机遇,认清形势,牢固树立枢纽城市意识,以世界级城市群的标准来谋划定位,用三年时间坚决打赢交通建设大会战。
赖泽华强调,征地拆迁的进度,直接决定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慢。近几年中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完成情况不理想,必须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力推进征地拆迁破冰。要以“建功必定有我”的境界体现干部责任担当,把征地拆迁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第一线,建立一支懂法律、懂政策、专业性强的征地拆迁干部队伍。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切实把好执行关,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打击“三违四抢”等行为,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始终把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挺在最前面,增强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着眼长远利益、维护切身权益,让群众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
赖泽华强调,千难万难,敢于担当实干巧干就不难;千苦万苦,心有百姓齐心协力就不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级交通建设指挥部,着力构建统一高效的交通建设管理体系。各挂点领导要靠前指挥,亲自动员部署、亲自分解责任、亲自督查落实、亲自破解难题。相关部门和镇区要制定“工期表”和“施工图”,把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市有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加快项目申报、审批,积极争取更多资金、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健全协调督办机制,及时跟踪督办服务。施工和监管单位要加强工地管理,做好施工组织、交通疏导、规范围蔽、环境整洁,全力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
危伟汉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抢抓“双区”机遇,立足区域发展大格局,全力谋划和布局中山的大交通,利用深中通道建设契机,全面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要以系统化思维谋划构建中山高质量交通体系,按照全市一盘棋、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建设面向未来的高铁、高速、城轨、地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确保在深中通道通车时,能够同时呈现一张全域畅通的多层次立体化交通网络。要大力改革征地拆迁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灵活运用政策,寻求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特别要注重宣传引导,让群众意识到项目建设对地方发展及群众生活的好处,确保依法征收、阳光征收。要着力抓好控制性工程的集中攻坚,通过引进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科学合理制定施工方案,把对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把工程效益做到最好。要全力保障项目资金、项目审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聚集优势资源,勇于担当作为,推动中山市交通建设实现新飞跃。
会上,副市长高瑞生对全市交通建设及征地拆迁工作作具体部署。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作主题汇报。东升镇、阜沙镇、南朗镇作表态发言。
市领导丘树宏、陈文锋、梁丽娴、欧阳贵有、杨安队、杨文龙、孔德雨、郑泽晖、徐小莉、袁永康、雷岳龙、吴竹科、李长春、林少棠,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潘墀、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祥考参加有关活动。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陈文星、江武洪)前日,在我国第6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珠海边检总站中山边检站启动以“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