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副主任靖然翔: 利用创新平台加强合作对接“广深港澳创新走廊”

中山日报 2019-12-02 04:48

靖然翔近年来,中山夯实了以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为“1”,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为“N”的“1+N”创新平台。2017年12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创新中心便是其中的“N”之一,两年来,该创新中心依托国科大(中山)科技创新服务公司,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创新中心副主任、国科大(中山)科技创新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靖然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中山要打好经济翻身仗,重振虎威,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离不开好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机制,及时为项目成长进行资源与服务匹配,培育更多科技“小巨人”,形成扎根中山的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体系。

文/本报记者 谭华健见习生 陈雪琴图/本报记者 明剑

■科技成果转化中要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

◎记者:中山市出台的《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提到,到2035年,中山市形成完备的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成为全球知名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山重振虎威,科技成果转化中有哪些需要优化?

●靖然翔:中山近几年对科技成果引进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市科技局也探索了不少平台及项目引进的创新方法。对于国科大平台引进项目来说,政府支持资金对项目孵化期内的帮助很大,这对吸引中科院优质科技成果到中山落地很重要。国科大平台将着重引进符合中山市产业布局的高科技项目,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新鲜血液,同时探索更加灵活的项目经费使用监管模式,提高平台自身的科技服务水平,整合本地优质外部资源,在成果转化方面进行多元化创新。比如,有些科技型项目在国科大、中科院院所已完成了产品的“小试”,拿到中山来可以借助项目经费支持进行“中试”,小批量的产业化试生产,在中试阶段,需要更多的资金、匹配更多的资源,除了政府引导资金外,还可以多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结合项目孵化过程中实际需求对接专业机构。另外,可以吸引更多技术团队与当地龙头企业展开合作,技术团队负责技术突破转型,生产管理与市场等运营工作交给企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种模式成果转化效率、成功率更高。

■让技术与地方企业产生化学反应

◎记者:深圳有北大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院等,东莞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等共建高端平台等,这些高端平台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支撑作用。中山如何引进更多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并用好这些机构?

●靖然翔:首先,广州、深圳这些城市本身的知名度高,引进政策较为完备,对高端平台、高端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中山要吸引更多高质量的科研平台初期需要匹配更多的显性资源,提升城市品牌及认可度,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掌握在人才手中,人才是第一资源,不但要引得来,还要通过建设高质量平台来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要为平台引进的项目多为创新源头,很多项目还在“种子”阶段,城市要为这些“种子”营造更好的发育土壤,让这些“种子”顺利成长,同时避免被别的城市“抢”走,要让项目从孵化到加速的落地模式更顺畅,资源与服务能及时匹配,使这些“种子”能够形成发达的根系,深深扎根于中山土壤。另外,要使技术团队好的技术能与地方企业产生化学反应,补好企业或行业发展的技术短板,给企业或行业带来新鲜血液,通过化学反应提高企业或整个行业利润率和竞争力,起到一个很好的撬动作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并将技术创新的理念带到产业链中。

■利用创新平台加大与周边城市创新合作

◎记者:中山如何更好地借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靖然翔:广州南沙距离中山很近,中国科学院同广州共建了南沙科学城,10余个研究所在南沙建立了分部或者分所进行相关的产业布局及成果转化。这些分部分所和国科大(中山)创新中心从大面上来说都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平台之间是可以加大协同力度的。比如,南沙科学城的项目需要产业化的可以与中山平台对接,平台就像一扇“窗口”,利用这扇窗,可以加大项目、人才、技术、产业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现在广州南沙科学城汇聚了中科院南海所,沈阳自动化所、力学所、中科院广州分院、国科大广州分院等中科院机构,国科大中山中心也引进了生物物理所、微电子所、自动化所、半导体所、力学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10余个研究所的项目,平台与平台之间可以加大合作力度。现在北方已有不少高端的科研院所在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设立机构,对应中山的机构可以与兄弟城市机构之间合作,从而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创新资源流动。除了创新平台之间的硬合作之外,还可以发挥平台的创新资源优势,为当地企业家或是技术人员、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等加大创新培训,提升当地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新闻推荐

省城乡规划督察员到民众镇调研 保护生态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本报民众讯11月20日,省政府派驻中山市城乡规划督察员王媛、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翁计传等人一行,对民众镇城乡规划建设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