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技术手段 中山全力守护蓝天白云
在今年中山的第四次“蓝天行动”中,环境执法人员认真检查了重点企业的废气处理设施。王云摄
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是一座以生态闻名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城市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中山也将为这一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今年上半年,中山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0,比去年同期进步1位。1月至8月,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3.0%。回望过去几年,中山在蓝天保卫战中取得的战果有目共睹。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想要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则要面临更多考验。进入空气污染高发的秋冬季以来,气候影响造成了珠三角区域的臭氧超标,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生态环境局牵头进行的年内第四次“蓝天行动”、制定《中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方案》等举措,展现了中山积极应对不利气象条件,迎接打赢蓝天保卫战关键考核年的决心。
撰文:廖瀚肖欢欢
保持环保高压态势“蓝天行动”年底重拳出击
从11月5日起,今年第四次“蓝天行动”在24个镇区再次展开。11月6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共出动5个检查组46人次,检查重点企业35家,重点检查了企业的环保设备和生产车间。
在南朗镇一家生产橱柜的工厂里,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水喷淋塔、活性炭吸附箱、UV光解等各项环保设施。此前,这家工厂曾因“未验先投”(未通过环保验收就投入生产)被环保部门立案处罚31万元。“在立案处罚前,他们一直以各种理由拖着不验收,在处罚之后,一个月之内就通过第三方完成验收了。”经检查,该工厂在经过整改后,各项环保设施均正常运作。
在火炬开发区的逸仙路附近,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工业企业。近年来,由于附近陆续有新楼盘建成,新入住的居民对于工业污染的投诉逐渐增多,因此这一带的工业企业也成为历次环保检查的重点对象。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富洲胶粘制品有限公司、霖扬塑料有限公司、天彩包装有限公司等公司。在天彩包装有限公司,执法人员攀爬上了公司的顶楼,详细检查了该公司的废气处理设施。在11月6日的检查中,大部分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其中14家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存在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责令整改3家企业。检查组还对其中4家企业进行了抽样检测。
此外,11月19日晚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还联合小榄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小榄大队开展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行动,对行经小榄工业大道路段的柴油货车的尾气排放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据统计,自开展重型柴油车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市监测车辆373辆次,查处超标车辆62辆。
持续多年的“蓝天行动”,不仅在实效上减轻了空气污染,也让企业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在密集的环保检查与严密监督下,大型工业园区均已配备了完整的环保处理设施,相比以前,在空气污染上有极大的改观。”一位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表示。“蓝天行动”执法检查的重点落在了环保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上。“不单是有环保设施就行,排放口还要达标,生产全过程的监管要跟上。如果有细节做不到位的话,治理设施就达不到真正污染防治的目的。”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环保执法部门将在年底针对一系列重点企业的专项检查中,加强对生产全过程管理的把控。
创新技术手段精确治理空气污染
“在今年以来的环保执法行动中,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的作用十分突出。”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天气与应对气候变化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8月,中山市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二期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新增的200个环境空气质量微观监测站正式上线。这意味着高密度、覆盖中山全市的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基本成型。
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以3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为基础,可以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数据平台和手机APP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集成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实时图、污染趋势变化图、网格员分布图等,精确找到污染来源。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按2×2平方公里网格布点,每个布点均有一名网格员。在发生局部污染案例时,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将指引网格员进行污染处置。今年以来已经处置了包括太和路网格站点、金港酒店网格站点、大涌—依露琦制衣网格站点等站点的局部污染事件。
“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我们可以很好地判断一段时间内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成效。”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近期针对流动烧烤摊贩、露天焚烧、扬尘等问题的整治行动中,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可以发现,整治行动成效立竿见影。“目前,监管系统还在调试、试运行阶段,待未来成熟之后,将真正实现应用大数据为环境监测监管辅助决策的作用。”
从大气污染变化趋势来看,PM2.5是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控的主要指标。为科学、精准实施PM2.5治理,中山市在主城区和重点区域安装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设备,实时、全面监控PM2.5浓度水平分布,并运用无人机巡查进行局部污染的识别和锁定,精准消除影响中山空气质量的PM2.5排放黑点。
“颗粒物激光雷达是基于颗粒物对激光产生散射的原理,其通过在重点区域加设激光雷达系统,发出激光对周边半径5km左右的区域PM2.5浓度进行扫描,浓度较高区域会在地图上直观展示并给出准确定位,目前这项高科技在广州、佛山等先进城市已经成熟运用。”生态环境局大气与应对气候变化科工作人员介绍道,激光雷达系统24小时连续工作,持续识别PM2.5排放黑点、污染程度和排放规律,为中山市环境执法人员实施精准执法提供了引导,雷达观测当天已经识别出多处排放黑点。按照部署,激光雷达完成主城区排查后,将部署扫描全市其他PM2.5重点防控区域,让排放黑点无处遁形。
■相关
“出重拳、下猛药、舒筋骨”
推动空气污染治理工作
走向新局面
近期,中山市环保战线上的一系列污染防治举措,均显示了其在蓝天保卫战中持续发力、勇担重任的决心。而全市的空气污染防治工作,也在向更加精准、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前进。为此,中山市在全市层面专门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提高工作站位,形成工作合力。
11月5日,中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中山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方案》以及《中山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方案(2019—2020年)》,强调各部门协同“作战”、压实责任,打好2019年蓝天保卫战。这为年底的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治举措奠定了基调。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方案,中山市生态环境、住建、城管执法以及交警支队等部门,围绕分工责任,从工业源整治、移动源污染管控、扬尘污染防控、餐饮油烟和露天焚烧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为有效应对明年春季可能出现的污染天气,中山市将贯彻执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方案,相关的整治行动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
“下猛药”的同时,也要“舒筋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也同样重要。11月21日下午,生态环境局召开了与企业的面对面座谈会,与近30家企业展开互动,回应企业关切的环保问题。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在会上说:“今天和大家见面,听取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和建议,就是要带领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各位同事面对困难主动迎战,以改革者应有的担当,在依法监管的同时要深化环保服务,让更多创业者在中山的这片热土上寻找机遇,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现场,杜敏主动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欢迎企业对环保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新闻推荐
商报讯(记者梁展宏)日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山市分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镇区行”走进沙溪。本次活动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