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日璋:弃教从戎的中山抗日“杨家将”

中山日报 2019-11-28 05:29

杨日璋(1919—1944),又名杨章,中山南朗翠亨村人,194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4月,杨日璋在袭击张溪伪护沙队第十五中队的战斗中牺牲。

杨日璋早年在石门小学任教,在教学的同时积极投身抗日事业,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九区成立,其兄杨日韶任九区梁伯雄大队副大队长兼中山抗日游击队第一主力中队中队长。杨日璋便拜别爹娘,到中山九区参加武装部队,并更名为杨章。

杨日璋参军后,先后参加过夜袭下栅、唐家、前山、南屏、南朗、翠微、张溪等十多次战斗,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出色完成任务。1943年10月,他升任中山抗日游击大队第一主力中队队长,次年1月改任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仲恺中队队长。

1944年春,日、伪调集8000多兵力向五桂山游击区发动“十路围攻”,企图一举扑灭中山的抗日烽火。1月23日,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作出“全面牵制、击敌要害、歼其一路、动摇敌阵”的应战部署。在这次反围攻战斗中,杨日璋率领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仲恺中队,坚决按照指挥部的部署,控制住石门的制高点,勇敢击退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傍晚,日、伪军因摸不透底细而不敢轻举妄动,龟缩回营地。而杨日璋等则借着黑夜和熟悉地形的优势,摸到敌伪军宿营地附近,干扰或突袭敌人,使日、伪军疲劳不堪。杨日璋等还利用夜晚奔袭石岐等地袭扰日、伪军大本营。在中山抗日游击队的奋勇抗击下,日、伪军原计划一个月的“十路围攻”,仅五天就被打破。

1944年4月15日,杨日璋中队与二区中队联合袭击石岐附近张溪伪护沙队第十五中队。杨日璋负责主攻敌营梁氏宗祠,二区中队的部分同志负责火力掩护。当晚,杨日璋率队秘密接近伪护沙队的营房,迅速埋伏在祠堂两侧。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杨日璋等人发动冲锋,冲破祠堂周围的铁丝网。两侧的队伍接近祠堂门时,为了不误伤同志,火力掩护暂停,敌人趁机将祠堂门关闭。就在这时,一颗从对岸射来的掷弹筒弹,恰好撞在祠堂侧的榕树上爆炸,杨日璋被反弹的弹片炸至重伤。为保存实力,游击队迅速撤出阵地。战友们用小艇飞快运送杨日璋到游击队的秘密交通站治疗。因伤势严重,流血过多,杨日璋于4月16日凌晨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新闻推荐

中山市供销社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处去 紧扣行业特色打造助农服务体系

本报讯(记者李丹丹通讯员宗轩)自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供销社紧密结合行业特色,打造助农服务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