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有关报告显示 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79.92岁
近日,市疾控中心发布中山市2018年死因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山市户籍人口报告死亡数9868例,其中男性报告死亡数5729例,女性报告死亡数4139例。
■慢性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死因
2018年中山市户籍人口标化报告死亡率为347.02/10万,较2017年(360.74/10万)有所下降。该标化死亡率以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为标准人口进行计算。
中山市婴儿报告死亡率为2.58‰,较2017年(3.75‰)婴儿报告死亡率略有下降。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的标准。
中山市户籍人口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与2017年相同。中山市户籍人口前10位具体死因(具体疾病或损伤)分别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性心脏病、食管癌、意外跌落。
2014-2018年连续5年,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基本位列报告死亡率的前三位,之后的具体死因排位均有所变化。
■2018年全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有所上升
全市2018年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为79.92岁,男性户籍期望寿命77.03岁,女性户籍期望寿命83.20岁。2018年全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较2017年略有上升。
市疾控中心专家解释,期望寿命又称平均期望寿命,它和人的实际寿命不同,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根据现阶段婴儿和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情况计算后得出的,反映的是现阶段每个人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活到这个年龄。通俗讲就是在现有健康水平、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下,各年龄段人口能够存活的年数。期望寿命受现有健康水平、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慢性病是导致中山市2018年户籍人口死亡的主要死因,占比88.90%。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2018年中山市主要慢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死概率为14.83%,同比2017年该项指标(14.86%)略微下降。市民应继续重视慢病防控,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前10位具体死因中,男性、女性的共同死因分别是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性心脏病、食管癌、意外跌落,其中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均位列男、女死因前3位;男、女性前10位死因不同的是,男性为食管癌、鼻咽癌,女性则是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意外跌落。
伤害是15岁以下儿童致死的主要原因,其中首要死因为溺水,其次为交通事故和建筑物跌落。对于伤害,市疾控中心专家呼吁公众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掌握常见伤害的处理方法,尤其对老年人应加强防意外跌落措施,减少意外死亡。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陈子龙
新闻推荐
中山市加快扶持成长性、创新性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首批创新标杆企业开始申报
本报讯(记者谭华健)日前,市科技局网站发布了《关于申报中山市首批创新标杆企业的通知》,中山市将评选首批创新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