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病毒容易乘虚而入 带状疱疹病人扎堆出现

中山日报 2019-11-27 06:27

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中山慢慢步入冬天。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段时间,随着天气的变化,带状疱疹病毒悄无声息进入人体,有不少抵抗力差的人纷纷中招。

62岁的林女士因带状疱疹神经痛,进行了半个月的抗病毒、火疗、放血和打点滴治疗。随后疱疹好转,结痂,但左侧胸背部和左前胸出现剧烈的疼痛,宛如针刺。尤其晚上疼痛难忍,皮肤与衣服轻轻摩擦就会产生疼痛感,严重影响睡眠。

林女士辗转多个医院和科室,无论是口服用药,还是针灸治疗,效果都不明显,一直没有得到根治。这让林女士情绪十分烦躁,已经出现轻微抑郁症的趋势。

近日,患者来到火炬开发区医院疼痛科就诊。通过三次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皮内注射治疗,患者针刺样疼痛消失,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好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患者十分感谢疼痛科医生,终于治好了令她夜不能寐的疾病。

“从9月初到现在,我们已经接诊三四十例带状疱疹病毒患者。”据该科主任医师关应军介绍,带状疱疹多发于春秋季节,每年该科都要接诊70例这类患者,近段时间门诊这类病患有“扎堆”趋势。

据介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急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疱疹消退后仍有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病理性神经疼痛综合征。

“没出过水痘的小孩易感染带状疱疹,家里如果有成年人患病,应和小孩隔离开。”关应军医生介绍,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长在胸、背、腰部,有些老人头面部也会长,主要症状是火辣辣的针刺样痛、闪电样或烧灼样疼痛,患病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变成慢性神经痛,可以痛很多年,有些病人痛得想自杀的都有,一般发展到慢性就很难治疗。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病毒?关应军医生提醒,季节变换和天气变化时,大家要增强抵抗力,注意保暖,增强营养,尽量少感冒,避免病毒入侵。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杨秋雨

新闻推荐

关于启用中山市小榄镇岗底涌路等路段电子警察进行非现场执法的通告

中山市公安局小榄分局已在小榄镇岗底涌路(人民公园西北门口)、南堤路(文田铁桥)、下基路(基美街路口)、云路(正义路路口)和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