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路上 路在心上 公路养护人赵崇显9年来坚守初心让道路更美更畅

中山日报 2019-11-25 06:22

赵崇显赵崇显是中山港公路养护所养护股办事员,九年来,他从养护路面一线员工做起,先后当过路面保洁组组长、施工员,现在是养护股办事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勤勤恳恳,在短时间内熟练各种机具使用及养护技能,在工作中虚心好学,勇于创新,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获得市公路局的“先进个人”“先进生产者”、“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感动交通人物-最美南粤交通工匠”提名奖、广东省交通技术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赵崇显表示,作为一名公路养护人、一名党员,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群众提供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

文/本报记者 李丹丹 图/本报记者 孙俊军

守初心:抢险应急冲在前,保障道路畅通

赵崇显是如何从一名公路养护行业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养护能手的?赵崇显说,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赵崇显一直记得:到养护所上班的第一天,队长安排他在路面标线组,负责对省道S111路面中间标线进行翻新。当时路面设施正在进行改造,中间防撞波纹护栏被拆除,路面留下一排螺丝钉,清线机无法清线。为此,他扛起大锤把螺丝钉一个个打掉。螺丝钉很牢固,每打一个螺丝钉都要抡起大锤敲打好几下,锤头的反弹力把他的手都震得酸麻了。还没打几颗,已经满头大汗。好几次他都想停下来休息一下,但回头看看,划线工作要等除掉路面的螺丝钉才能继续进行,便放弃了休息的念头,一直坚持到下班,手掌磨起了几个血泡。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的手还一直在发抖,连筷子都拿不稳。“但想到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自己感到十分高兴。”赵崇显说。

在遇到险情时,赵崇显总是奋战在抢险一线。2014年3月30日傍晚,中山普降暴雨,省道S111部分路段水浸十分严重,导致交通瘫痪。灾情就是命令,正在家里吃晚饭的赵崇显马上赶回所里,与其他应急队员赶赴现场,一直奋战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才把路面积水排干,恢复了道路畅通。去年台风“山竹”来袭时,赵崇显所在养护所管养路段路树倒伏折断200多棵,多处水浸、道路交通中断。赵崇显带领应急抢险人员顶着风雨彻夜奋战在公路应急抢险一线,赶在第二次早上8点前抢通全部管养路段,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

担使命:不断学习,九年掌握不少新工艺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养护技能,赵崇显在工作之余不断加强学习,同时也勇于创新,提高道路养护质量和效率。

2017年2月,省道S111民众段的十顷沥大桥由于近年来交通量大幅增长,特别是大中型货车流通量较大,致使大桥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出现了大面积开裂、桥面板穿孔、破损等病害。养护人员虽曾多次在日常养护中对该桥面进行沥青修补坑槽,但效果不甚理想。经市局养护科现场勘察后,决定由中山港养护所承担十顷沥大桥桥面铺装层修复工作。赵崇显当时全面负责该工程,包括前期审批、现场施工安全、技术指导和现场指挥等工作。以往大面积的破碎板修复工程都是外包的专项工程,养护所还没有自己做过这么大面积的桥面铺装破碎板修复工程,赵崇显顿觉压力巨大,但还是大胆承担起这个任务,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姿态,边学边做。他翻阅大量桥面铺装的书籍,并在网上下载相关施工工序:从施工围闭→桥面铺装破碎层放线切割→小型机械凿除→清理除尘→安装钢筋网→重新浇筑混凝土→压纹养生达到凝固期→最后清理围闭开放交通。每一个工艺流程环节他倒背如流,现场跟进实际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向所领导反馈,还电话请教其他养护所有经验的同事,最终顺利完成接近600平方米的桥面铺装层修复工作。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填补了养护所在大面积桥面铺装层修复方面的技术空白,也为养护所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工作之余,赵崇显还积极参加养护所和市公路局里举办的各项养护技能竞赛,在市公路局第六届、七届养护技能竞赛水泥路面机械灌缝荣获第二名;在2016年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应急保通钢桥架设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及个人第一名,并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荣获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个人第一名,并再一次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新闻推荐

中山市6所职校探讨思政课推进创新之路 思政教师要加强教学互助

本报讯(见习记者文露漪记者唐益)11月22日,市教体局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中山市高职扩招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