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在全省率先将信用奖惩应用于产业扶持资金申请和发放 企业信用有黑点 不予发放产业扶持资金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中山市扎实推进信用联合奖惩取得实效。2018年,中山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企业申请中山市产业扶持资金必须先过“信用关”,企业有信用黑点,将被拒之门外,不予发放产业资金。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特别是2019年3月,中山市信用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嵌入市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及市科技服务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以来,共调用联合奖惩接口查询22282次,命中红黑名单11348次,形成10个惩戒案例和960个联合激励案例。
【成效】 嵌入联合奖惩系统 一键可知信用记录
2018年8月24日,市发展改革局联合市财政局发文,要求各相关单位在中山市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系统进行项目流程的审核决策环节时,参考提示窗口信息中的信用记录信息。之后,为使联合奖惩成为产业扶持资金发放不可绕过的一环,市信用办在具体应用方面继续优化完善:将“数据对接方式”调整为“系统嵌入方式”;“单个查询功能”基础上增加“批量查询功能”。具体地说,按照省的工作部署,改变以往由市发展改革局定期向产业扶持资金系统推送红黑名单供部门参考使用、信用信息被动核查的方式。
通过市信用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嵌入市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及市科技服务管理一体化系统,无需审批人员点击查询红黑名单信息功能,即可实现红黑名单的自动推送、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奖惩、自动反馈、自动监督等,真正实现了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审批、科技项目申报的“信用奖惩,一键搞定”智能模式。同时,批量查询功能,便于各部门查询红黑名单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据了解,目前,国家和中山本地认定的红黑名单数据、双公示数据与市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已有效对接,可为食品药品、旅游、科技等11项资金申请及审批环节提供查询、公示及预警等信用信息应用,对于列入黑名单的主体不予发放产业扶持资金,从而实现信用监管及联合奖惩,有效避免了财政资金的流失。
【案例】 市科技局:推进科技诚信 黑榜企业“一票否决”
为加强科技诚信管理,加大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在科技领域深入推进中山市对不良信用的联合惩戒工作,营造全社会科技诚信的环境,2018年,市科技局结合科技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政策实施的实际情况,在市信用办的指导下,对2016年制定的《中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改完善,修订为《中山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在暂行办法中,特别对“失信行为”的定义进行了扩展,把在“信用中山网”上查询到列入黑榜的责任主体的失信行为以及在中山市产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领域被有关行政机关认定为失信行为的行为全部列为失信行为,并进行联合惩戒。
通过在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信用审查,在科技项目申报立项、项目过程管理和扶持资金划拨等各个环节进行层层把关,做到信用审查不留死角。2018年度,市科技局共发出《科技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评级告知书》125份,新增科技信用失信企业13家,其中严重失信企业6家,一般失信企业7家,新增失信个人50人,共进行信用审查25次,审查对象9742个。
为切实推进联合惩戒,倾力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诚信建设的环境,针对市科技局信用审查工作频率高、数量大和市信用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当初只支持手工单个查询红黑榜数据的矛盾,市科技局与市信用办共同推进建设“信用数据批量查询接口”。市科技局利用该数据接口,编制了信用审查程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9年1月,共进行信用审查5次,审查企业2027家,其中存在黑榜信息的企业12家,涉及的业务包括创新券申领资格、2018年度高企50强备选资格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资格等,存在黑榜信息的相关企业已被取消相关科技业务资格,真正把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政策落到实处。
文/黄启艳 黄静雯
新闻推荐
10月份中山CPI环比上涨1.0%,肉类价格涨幅依旧明显 蔬果水产价格继续回落
本报讯(记者李玮玮通讯员国中调)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获悉,与9月份比,10月份中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0%,肉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