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政府在主题教育中凝聚推动中山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敢啃“硬骨头”,力破“中梗阻” “前期办”助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中山日报 2019-11-18 05:02

本报讯(记者 李丹丹 通讯员 宗轩)全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为加快推进中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府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山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专门成立了中山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办公室(简称“前期办”),专项协调推进项目落地。经过5个月努力,市重大项目前期审批时效提升76.64%,9个重大项目进入工程建设阶段,通过力促项目推进,为中山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悉,“前期办”自2019年6月6日成立以来,已组织25个镇区、13个市级部门、69个企业,就72个入库项目开展专项协调,召开现场专题会议28场次,项目座谈会92场次,协调解决理顺项目准入、优化供地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等突破性重大问题3项,解决困扰企业的实际困难96项,有效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前期办”会同各审批部门对项目审批流程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将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完成供地至竣工验收环节)行政审批时限由137个工作日压缩为32个工作日,时效提升76.64%,并将相关工作成果制度化,形成了《中山市重大项目审批(策划)事项汇编》印发至各部门、镇区和相关企业,对入库项目一律按此流程加快推进。

为全面摸清中山市各镇区规模以上企业原址增资扩产项目存在的问题及进展情况,“前期办”组织项目所在镇区、企业代表召开专项座谈会,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形成《关于规模以上企业原址增资扩产项目存在问题分析的报告》,对69个规模以上原址增资扩产项目共81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意见,为市政府推进项目落地作决策参考。

为理顺全市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前期办”印发了《中山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规则》,推出了9大制度举措,构建了重大项目协调推进的工作规则,包括项目出入库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员制度、职能部门专题会议制度、项目调研和协调推进制度、限期办结制度、信息定期报送制度、企业信息直报制度、重大信息专报制度以及正向激励的绩效考核制度等,为力促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截至11月上旬,全市在库重大项目共66个,其中9个项目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其余项目正在全力加快推进。“前期办”下阶段将继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通过不断加强服务保障力度,力争实现10个项目年内完成供地,14个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新闻推荐

《2019中山市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中山网民日均上网超15小时

5G、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政务办事、智慧学习、智能生产、柔性生产……它们将给中山带来哪些革命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