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工会社工为工伤患者提供探视服务,今年以来共探访跟进职工209名 当好“娘家人” 温暖职工心

中山日报 2019-11-11 03:09

工会社工探访工伤职工。本报记者 孙俊军 摄11月7日上午,位于五桂山的中山市同方康复医院4楼,中山市工会社工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工会社工中心)的三名社工穿着绿色马甲,正在探视新入院的工伤康复患者。按市总工会的部署安排,工会社工中心今年以来共探访跟进了209名职工,其中128名正在住院,41名正在康复,40名已回归工作岗位。

●每周提供一次探视服务

在治疗康复室,围坐在社工身边的是新近入院的工伤康复职工们。社工们拿出探视调查问卷,一个个和他们仔细交谈着,详细询问“何时认定工伤、在什么单位工作、工伤的原因,以及这次工伤发生的原因、单位是否支付了工资等”基本信息。社工还和这些患者“拉家常”,“您是否需要律师服务?”“您目前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您现在最需要什么?”

一名40多岁的大姐接受完探视服务后告诉记者,她是在参加公司运动会的跳绳项目时,不小心摔伤导致膝盖受伤,已经治疗了几个月,最近转入这家医院康复。“这些社工姑娘很有爱心,康复是需要过程的,在这期间有人关心我们、替我们考虑,感觉挺温暖的。”

记者看到,社工在了解完信息后,还会拿出两张表格,一张是“中山市在职工会会员住院暖心行动”慰问金申领表,一张是“中山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困难帮扶申请表”。“这些政策很多工伤患者不熟悉,所以我们会和他们主动说明,同时还告诉他们可申请律师援助、心理辅导等服务。”工会社工李绮文介绍,患者还可以通过电话、“中山工人在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工伤后能够得到社会支持,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

●不断丰富探视内容

黄女士坐在病床上,用正在康复中的双手戳着手机屏幕上网。她是四川人,今年初在工厂里操纵模具的时候,被重达上百吨的空调模具砸伤。康复期很漫长,“心里有时不好受,这些社工姑娘会和我聊天解闷,还告诉我接下来要走的各项程序,心里有底了,也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社工李绮文介绍,大多数工伤职工是产业工人,还多为外来户籍人员,要么是一人在这里务工,要么是夫妻二人一起务工。倘若出现工伤,往往要经过漫长的治疗,身边几乎没有家人或朋友陪伴。随着康复时间的推移,因身体创伤、工伤赔偿等现实问题,导致抑郁、焦虑、恐惧、愤怒、无力感、绝望等消极情绪油然而生。

为了进一步做好工伤职工关爱服务,市总工会在工伤康复医院建立“"三工"联动工伤职工服务站”,为工伤职工打造“一个临时的家”。工会社工不断丰富充实服务内容,今年以来推进的“工伤探视”服务是其中一项重点服务,通过每周定期上门探访住院工伤职工,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介绍市总工会服务,为其链接法律支援、生活救助等服务,切实为工伤职工提供精准帮扶。

同时,工会社工去年还联动专业心理咨询师在服务站里开展 “健心同行”工伤职工心理团体辅导活动,鼓励职工相互分享经历,减弱和排除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阻碍因素,帮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回归社会。对一些还在康复期、行动不便的出院职工提供爱心送行服务等。同时对一些个案进行一对一跟进和服务。李绮文介绍,曾有一名服务对象因工作意外导致手、腰椎不同程度受损,康复时间长,性格从外向变为沉默寡言,不肯走出房门。经过社工多次探视,邀请她参加生日会、认识病友等活动后,心态终于重回阳光。

本报记者 李玮玮

新闻推荐

8支女子棒球队2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齐聚中山市,共同展示棒球的精彩 第二届亚洲杯女子棒球锦标赛中山开幕

11月9日晚,第二届亚洲杯女子棒球锦标赛在东升开赛。本报记者黎旭升摄本报讯(记者王欣琳)11月9日晚,第二届亚洲杯女子棒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