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时代“感恩自强”好少年

中山日报 2019-11-04 04:15

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 余惠琼

当下很多家长烦恼:“孩子们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而行动上却事事依赖别人。”为此,培养新时代“感恩自强”好少年成为当下家长和老师们的迫切希望。然而,作为家长老师该如何培养孩子“感恩自强”呢?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言传身教,树立“感恩自强”的学习榜样

家长老师在日常交谈中都会不时说道:“从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到家长和老师的影子!”孩子们刚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当孩子们逐渐长大后,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就会逐渐有选择性地学习大人的教导。孩子们最讨厌或最反感的教育方式就是:“大人说一套做一套!”比如说,有的家长千叮嘱万吩咐孩子们千万不要沉迷电视、手机和赌博,而有的家长每天晚上都孩子在房间里做作业,自己在客厅看电视或玩手机,有的甚至三五好友相约在家里打麻将,还对孩子们说以后长大千万不要像我们那样……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教育”能在孩子心中起到良好作用吗?俗话说:“千吨言传不如一克身教。”

■身体力行,践行“感恩自强”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行动一遍!”当下有的家长埋怨孩子们是“白眼狼”:不懂感恩,好吃懒做,不知天高地厚,甚至《农夫与蛇》的故事也时有发生。从很多案例分析可知,孩子们并没有少受到“言传”或“身教”的教育,但孩子们并“不吃这一套”。我们俗称这为“富贵病”——孩子们身处的环境太优越、太幸福了,有的家长还什么东西都包办,让孩子们自小潜意识里就埋下了“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思想种子,您说这样能教育好孩子吗?今年暑假,中山市三乡镇的一位家长在暑假初期就买下了一万多斤西瓜,让孩子们在自家店铺门口卖西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磨炼意志、提升品格,赢得社会一致赞誉。因此,在培养孩子“感恩自强”良好习惯的路上,我们要坚信“当家方知柴米贵”的道理,适时放手、放心让孩子们去“当家”,让孩子们在“柴米油盐”中体验“酸甜苦辣”,从感知上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自强”。

■适时肯定,体验“感恩自强”的丰厚“回报”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思想行为适时作出肯定和赞许的评价能使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受到鼓舞,焕发更大的积极性。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得到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尊敬的人的肯定和赞许。尤其是对“是非辨别”能力还不是非常强的孩子们而言,适时的肯定,将会帮助孩子们更准确和更有效地认清方向与坚定不移地完成想要完成的事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把感恩自强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生活细节当中去,并利用特定的节假日为载体营造良好氛围,当孩子们作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及时给予他们肯定与赞许。我们要让孩子们体验“因果循环”的道理:当我们感恩于他人时,我们会得到他人的信赖与喜欢;当我们感恩于生活时,我们会得到生活的馈赠;当我们感恩于生命时,我们会更加珍惜生命;当我们感恩于自然时,我们会更加热爱身边的环境……尽管我们每一次的“付出”,未必都能一一得到回报,然而,我们追求的是“施比受更幸福”、“施恩莫忘报”的人生境界。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国家飞速发展,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培养“感恩自强”的好少年,为祖国、为社会、为自己以及为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作出最大贡献。

新闻推荐

环保飓风专项行动开展 干警分赴坦洲、大涌等地对环保案件强制执行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肖欢欢)10月30日上午9时,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联手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环保飓风专项行动,执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