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波折,屋主坚持数十载保全老宅;依靠法治,检察机关促文保措施更完善 公益诉讼让九旬老宅重焕生机

中山日报 2019-10-26 02:41

西区后山大街61号民居。本报记者 黎旭升 摄历经91载风雨,西区后山大街61号黄家祖屋孤零零地矗立在马山脚下。如今是西区“三旧”改造拆迁片区,紧挨黄家祖屋两侧的民居早已消失。

10月23日下午,在黄家祖屋里,屋主后人黄绍杰向记者讲述老宅保护接力的佳话。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便是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黄家人宁可打散工也不卖老宅的一砖一瓦。这份坚持,至今已数十年。

2012年,黄家祖屋被确定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今年5月,黄家祖屋被盗,检察机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推动多方协作配合,把防盗和修复工作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 隋胜伟 唐益

■困难时期的不弃

黄家祖屋与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黄健故居相隔不远,背靠马山,从门外可以看出老宅宏大的规模。

“这里占地1亩多。”黄绍杰说,她的爷爷黄庆祥自上海、日本经商回来后,于1928年建起祖屋。

按过去的说法,黄家祖屋为“三条三进”,其中,横向有三进,即有大厅、二厅、三厅。除大厅、二厅为中空外,其余为两层结构。

走进黄家祖屋,从高约10米的天井、木质楼梯、神龛木雕、屏门木雕等,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气派。市文物部门的考察报告指出,该建筑布局完整,结构稳定。墙身未发现明显裂缝,木檩和木楼板均未发现有白蚁蛀蚀现象。此建筑在西区现存传统民居中非常少见。

祖屋得以留存至今,与黄家人的保护息息相关。黄绍杰说,她爷爷黄庆祥对家中一砖一瓦、一木一草爱护有加,教导儿孙们从小要“爱物、惜物、护物”。

1964年,中山经历了历史罕见的台风,很多邻居家的房子被吹倒,黄家的一面围墙被吹倒,但房屋抵挡住了台风,很多乡亲跑来黄家躲避风雨。往后,每当台风来袭,黄庆祥都会邀请村民来家中,祖屋渐渐成了左邻右舍的避风港。每次台风过后,黄庆祥马上请人检查并加固房屋。

中山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当时生活还并不富裕。黄家祖孙三代20多人住在一起。孩子多,家庭经济常常陷入困难之中,一个月的粮食只能分开很多次购买,一本粮簿密密麻麻记满了数字。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黄家人宁愿去石场碎石,或者参加织藤做散工,也不愿卖掉房子,也不愿改造房子出租。

■诱惑面前的坚守

据街坊黄先生回忆,10多年前,当时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准备开发这片区域,一批街坊迁到对面的小区,黄家祖屋两侧的老房子渐渐被拆除,只留下空地。

黄绍杰说,当年开发商多次来黄家祖屋谈判,并开出了置换9套新房的诱人条件。全家人不为所动,坚持保留老宅。这份坚守,不仅是因为老宅寄托了家人的情感,更因为老宅承载了独特的历史印记。

黄家祖屋占地一亩,有前院后院,在上世纪80年代前仍属少见。自1949年之后,黄家祖屋成为许多重要活动的举办地,随着历史的脚步奏出了一篇篇动人乐章。

1949年初,一批解放军深入中山,按照上级安排,部分战士在黄家祖屋的庭院驻扎。直到现在,黄绍杰还时常与人谈起当时的场景:夜里,战士们一字排开铺盖,井然有序地拆枪擦枪。

上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时,黄家祖屋成为讲法大讲堂所在地。每当夜幕降临,村民陆续集中在庭院里,土改干部们挂起丝丝作响的汽灯,宣传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1958年,黄庆祥响应政府号召,腾出大厅、二厅和三厅,摆起上下铺床,把老宅当成宿舍,解决了几十名女工的住宿问题,并免费提供水和照明。之后,黄家老宅还为村办企业缝纫组提供场地十余年,并于1966年后为藤艺作坊提供场地5年多。黄家人出钱出力,未收取半点租用费。

黄绍杰说,这些发生在老宅里的事,影响着家中的子孙,也记录着社会的变革。保护祖屋完好,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保护措施的完善

黄绍杰说,黄家曾多次向政府部门提交保护申请。让她欣慰的是,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反馈。2012年1月,黄家祖屋被确定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后人们渐渐搬离祖屋,老宅保护渐渐难以为继。2016年5月5日,黄绍杰一家与西区签订《西区旧城改造项目(马山片区)自有房屋货币补偿协议》,约定由政府征收管理祖屋。

今年5月,黄绍杰发现祖屋被盗,屋内18条手绘彩色玻璃条屏全部被盗,于是向警方报案。根据此前文物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黄家祖屋内彩色玻璃、磨砂玻璃彩画均非常精美,并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黄家祖屋被盗经本报报道,引起了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的关注。

检察机关经实地调查取证发现,黄家祖屋缺乏必要保护,且其面临再次遭受不法侵害的危险。为确保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不再受到侵害,该院建议西区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西区文物保护主管部门随即安装监控设备,并加大对其周边环境的巡查力度。

为确保保护工作落实到位,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持续跟踪,发现黄家祖屋完成移交手续后处于停水停电、监控设备无法运作的状态,且屋顶多处漏水,窗户玻璃破损,存在受损加重的可能,遂向西区办事处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监控设备正常使用,研究制定修复方案确保文物安全。西区办事处采纳了该院检察建议,于十日内修复文物监控设施、恢复通水通电,并邀请文物专家制订修复方案。

西区文化站负责人说,目前防盗系统已启用,一旦警报响起,很快会有警察赶到现场。今年10月初,文化站已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前来现场勘查,目前正在制定整体修缮保护方案。

办案检察官张颖表示,检察机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推动多方协作配合,凝聚合力,将对文物的保护落到实处,实现保护公益的目的。

近日,黄绍杰来到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送上写有“勤政担当 务实作为”几个大字的锦旗。

“有了法律上的保护,这下我们安心啦。”黄绍杰欣慰地说。

新闻推荐

正确献血 助人益己 今年1至9月中山市无偿献血达11.8吨,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对相关流程进行解读

18-55周岁男性≥50公斤女性≥45公斤9月至10月,中山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主题献血活动,掀起献血热潮,以爱心谱写生命的赞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