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凝聚爱国情怀革命故事跃然纸上 沙溪镇下泽小学师生通过制作革命战争年代枪支样式纸模作品,让革命历史教育与美术教学融为一体
文/见习记者 王欣琳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革命历史故事跃然纸上
在下泽小学的美术室内,几个五年级学生正在制作具有沙溪特色的狮子纸模,他们有的负责裁剪卡纸,有的负责粘合成形,还有的商量着如何上色。在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下,几双巧手逐渐让“小狮子”生动起来。令孩子们骄傲的是,前不久他们与美术老师张志模共同完成了革命战争时期枪支样式的纸模作品。
“去年我寻思将纸模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以革命战争时期的枪支为载体,制作不同样式的枪支纸模。” 张志模介绍,让学生参与纸模制作,可加深其对枪支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的了解,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具象而鲜活。
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并非易事,纸模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在准备阶段,师生们从网上、书本里搜集大量史料和图片,还实地参观了中山抗日游击队二区中队队部旧址等,了解历史,研究枪支式样。然后在硬卡纸上画6张枪支图,裁剪后用胶水粘合,再用砂纸打磨,上色勾勒纹理,“打磨通常需近一周时间,枪管粗细、弧度、光滑度都需要慢慢打磨,需要耐心和细心,也考验学生的观察力与美术功底。”张志模说道。
参与制作的学生丁秀欣、丁秀君姐妹俩是纸模的“粉丝”,她们表示,虽然制作时会遇到困难,但当成品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心中感到很有成就感,对相应的革命历史印象深刻。
■培养动手能力传承文化
展览室中,除了夺人眼球的枪支纸模,还展出了各式各样的纸模作品,不仅有大小不一的机器人模型,还有极具沙溪文化特色的狮子和鹤舞,以及小巧精致的栾樨饼等沙溪地道美食模型,每件色彩斑斓、形象逼真的作品凝聚了师生们丰富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据张志模介绍,2015年纸模制作进入下泽小学,起初以社团形式吸引学生。随着纸模制作逐渐深入人心,纸模融合进美术课堂,成为课堂最受欢迎的内容。“制作纸模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把新奇的想法变成作品,而革命历史的融入更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在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传承本土文化也是纸模制作的教学重点。“我们汲取沙溪传统文化,以作品呈现本土文化的多样性与地域性。我们有时带学生去村里采风,让他们亲身体会特色民俗风情,将采风灵感融入作品中。”张志模说。
谈及今后的美术教学,校长张明文充满信心,“目前正在研究教学课题,争取让纸模制作形成系统的课程,把爱国爱乡、华侨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入课程,使学生既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文化积淀。”
新闻推荐
▲东区库充村的巷子里藏着一家民间婚俗馆,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坐花轿、了解岭南婚俗,还可以品尝“大妗”姐亲自做的库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