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同城价值发酵 马鞍岛深度链接前海
在马鞍岛深中论坛上,受邀嘉宾分享对马鞍岛未来发展的看法。资料图片
“抓住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前的"孵化期",只要努力,梦想总会实现。”近日,在聚焦西湾汇·2019马鞍岛深中论坛上,知名财经作家叶檀抛出“金句”,引来台下热烈的掌声。
一桥飞架通天堑,自深中通道动工以来,深中同城发展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10月13日上午,翠亨科学城设计负责人及知名财经作家叶檀等嘉宾齐聚马鞍岛万科中天西湾汇(下称“西湾汇”),为推动马鞍岛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结束后,现场还举办了西湾汇营销中心启动仪式。这是马鞍岛上首个城镇住宅项目,项目的开放,预示着马鞍岛的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新区人居梦想由此开启。
撰文:伍杰统筹:罗丽娟
智慧火花整合城市资源为区域升级做准备
此次论坛汇聚多位专家学者,智慧火花频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珠江东西两岸经济圈的融合渗透、推动马鞍岛高质量发展,成为专家学者们关注的话题。
“10月10日,伶仃洋大桥已经完成了主墩桩基工程,目前整体进展顺利。”会议伊始,论坛嘉宾就介绍了深中通道这项超级工程的最新进度。
该嘉宾表示,深中通道是跨珠江口的关键工程,正好位于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之间,也是“深莞惠”和“珠中江”两大经济集群之间的唯一直连通道。深中通道的建设,对珠江东西两岸城市群融合发展有重大意义。
“翠亨科学城是中山顺应大湾区发展形势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马鞍岛的核心资源特色是由河涌水网、红树林群落、珠江口海域共同组成的自然和人工交织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这一点在整个湾区都是独一无二的。”出席论坛的翠亨科学城设计负责人说,未来马鞍岛将以科学城为触媒,整合中山现有产业资源,重塑中山发展格局,利用深中通道融入深圳半小时交通圈,成为珠江西岸对接深圳的前沿。
“马鞍岛需要做好城市内部的交通梳理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产业落地政策,为区域升级、承接东岸资源外溢做好准备。”叶檀建议。
在论坛圆桌讨论环节,专家学者围绕“深圳和中山的发展关系”展开讨论。他们认为,交通网络的改变将带动产业空间重新配置,当深圳发展高附加价值、高成本的高端服务业时,像中山这样产业配套良好的城市可以提供成本更低的栖息点,这必然给中山发展注入新动力。
闻风而动西湾汇将成周边高端产业重要生活配套
城市新中心——这是马鞍岛的最新角色。
今年4月,《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和《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同步进行公示:以马鞍岛为核心的翠亨新区起步区将建成产业提升发展区、北部综合服务区、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智造区、客运码头商业商务区、生态休闲区六个功能区,未来打造为“湾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
深谙城市发展规律的前瞻者,已在马鞍岛布局。2018年6月,中山万科拿下西湾汇所在地块。
作为马鞍岛上首宗推向市场的城镇住宅用地,项目从土拍开始就奠定了较高的开发标准——这是中山第一宗要求“全现售”的城镇住宅用地。根据要求,该项目划分为“生态高尚居住”和“邻里中心”两个区域进行建设,土地出让规定细化至幼儿园、社区文化室、社区警务室、居委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万科在中山已经耕耘十余年,其特点之一就是开发项目选址非常有前瞻性——如早期在中山的第一个项目万科城市风景,为中山人打开了南区的居住空间,该项目也是目前南区入住率最高的社区之一;又如火炬开发区的万科柏悦湾,瞄准“要塞”交通区位,距离广澳高速入口只有一个红绿灯,是近年来中山关注度和客户口碑较高的小区之一。
根据最新一版的翠亨新区起步区总控规划,西湾汇周围环绕产研一体示范区、先进智能产业区、产城融合发展区、北部综合服务区等高端产业集聚地。
从深圳机场码头启航,30分钟可通过“水上深中通道”抵达马鞍岛;从前海出发,沿深中通道到对岸的马鞍岛,时间30分钟左右——未来,待中山港客运码头东移马鞍岛、深中通道工程建成投用后,深圳与中山常态化的一个通勤时间。可以预见的是,距离深中通道西岸出口约3公里左右的西湾汇,将成为今后马鞍岛承接深圳等珠江东岸高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生活配套。
匠心独造树立新区人居标杆
除了解决马鞍岛日益突出的配套及住房需求,西湾汇也承担着新区人居标杆的角色。在论坛活动中,中山万科设计师邬松透露了西湾汇的亮点。
与马鞍岛的高端城市空间定位相匹配,西湾汇的外观设计和宜居内涵也出手不凡,项目的园林景观和超高实用率将会给置业者带来惊喜。
在园林景观方面,以山谷、海洋、森林为灵感,西湾汇将打造九大儿童+六大老年主题园林,为业主呈现生态、趣味的生活场景;同时依托先进的技术,实现社区服务运行的高效化、安全化,为业主提供全天候悉心呵护。另一方面,项目有约3000平方米社区商业配套,涵盖日常购物、社交、休闲。
户型方面,层高约5.6米,建面76平方米或88平方米,空间百变,畅想无限。客厅被淇澳岛和南沙港前后环抱,走出阳台可尽揽马鞍岛风光,晴天眺望远处可见前海、深圳机场。
未来,西湾汇为深中同城描述的是这样的生活场景——
从家里出发,步行两三分钟,就可以送孩子到小区幼儿园上学,还能去翠湖公园散步玩耍;开车半小时左右,就能到前海的公司上班;下午五时还在喧闹的深圳忙碌于工作,晚上六时便可在西湾汇与家人共叙天伦,呼吸滨海的新鲜空气;到了节假日,可到半小时车程内的中山站乘坐高铁、轻轨,或通过岛上的中山港客运新码头,不到1小时就能到达湾区其他城市度假、探亲。
■专家声音
知名财经作家、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叶檀:
5—10年深中经济生态圈有望成型
深中通道改变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交通格局,打破珠江口东西两岸长久以来的交通瓶颈,加速珠江东西两岸两大经济圈的融合渗透。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作为深中通道登陆点的马鞍岛,无疑站在新机遇的风口之上。
叶檀认为,马鞍岛区位价值和潜力价值的爆发力,将在不久的将来浮现:“中山会自然而然与深圳形成一个经济生态圈,我认为这在5—10年的时间里可以实现。”叶檀表示,与前海一桥之隔的马鞍岛,无论在发展前景、投资机遇等方面,均具备了对标东岸前海的潜力,正在不断集聚的发展动能,必将在未来湾区蝶变中喷薄而出。
翠亨科学城设计负责人:
整合城市资源重塑中山发展格局
经过数十年发展,深圳前海从一片滩涂发展成今日高楼林立、极具现代化气息的新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一桥之隔的马鞍岛如何跟上先行者的步伐,是它所面临的重要命题。
“翠亨科学城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定位发生了变化,其核心是顺应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态势。以前马鞍岛只是一个生态资源比较好的地区,现在打造城景融合的空间品质,将满足未来人群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翠亨科学城设计负责人说,目前马鞍岛已有一套完善规划。其中,翠亨科学城是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形势下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未来该市以翠亨科学城为触媒,整合城市资源,重塑中山发展格局。通过构筑科技创新中心和发展平台,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激活整个区域的创新网络。
新闻推荐
本栏目发布各公益机构举行的活动、社工招聘、物资交换、志愿者招募、项目推荐等信息,欢迎来稿。投稿邮箱:zsyi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