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我绽芳华
在中山乃至珠三角的钢琴圈子,汪荇子颇有名气。她培养的学生,成功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业内知名高校。她的优雅和自信,源自30余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她对音乐的热爱,根植于88个黑白琴键的深处。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洪喜鹏
【丽人档案】
姓名丨汪荇子职业丨钢琴教师
爱好丨旅行、参加音乐会
坚持:别人玩耍,我在练琴
汪荇子出生于天府之地四川成都,她成为小小琴童,有着一段趣事。
“听家人说,我自幼就喜欢哭,像一位娇滴滴的小公主。”4岁那年,任职中学数学教师的妈妈带着汪荇子到学校。孩子突然哭闹,恰好路过学校的音乐室,里面传来悠远的钢琴声,小娃娃就此止住哭声,耐心聆听。
自此,有人说,孩子有音乐天赋;也有人说得很直白,音乐能镇得住这个孩子。汪荇子的妈妈也觉得,孩子学一门技艺,没有坏处。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彼时,中国多数城市并不像现在那样到处有琴行,处处可学琴。妈妈很重视此事,找了四川音乐学院的老教授给汪荇子上课。这位后来的钢琴教师说:“妈妈是很执着的人,对学琴的要求是,要么不学,要么学好。我这个小娃娃参加完正式的拜师礼,走上这条路。”
学钢琴,不止枯燥,有时还很艰苦。
汪荇子家住成都郊区简阳,上课地点则在市区的老教授家里。如今,简阳到成都市区的车程不到1个小时。当年交通不便,每逢周日,小娃娃要花费4个小时,坐火车,倒公交,才能抵达四川音乐大学。来回交通,足足耗掉8个小时,只为参加40分钟的“一对一”授课。
此外,钢琴不练,等于没学。
母亲花费了全家一整年收入,给娃娃购入一台钢琴。每天3个小时练琴,早午晚各1个小时;寒暑两假,每天练琴8个小时……这两个“时间表”,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别人玩耍,我在练琴”成为汪荇子青少年生活的写照。
18岁那年,汪荇子通过了高考的文化课考试和专业课考核,进入四川音乐大学深造。从简阳到四川音乐学院,这条路走了整整14年。
执着:音乐所得,传授琴童
四川音乐学院是我国知名音乐高校,汪荇子在此深造4年,琴艺突飞猛进。
“大四那年,我来中山做毕业设计。”汪荇子没想到的是,她还在这座城市通过了一家国企的招录,于是在中山定居下来。
“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她并不习惯。倒是有很多同事得悉汪荇子是钢琴科班出身,找她给娃娃们上钢琴课,让这位川妹子在工余时间找到了目标和乐趣——此前20余年遨游音乐海洋,小有收获,何不传授给新一代的孩子?
“时代不一样了。以前的孩子多数是"服从型",物质也没有现在那么丰富,说到学琴,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就可以了。”汪荇子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相对"古灵精怪",有思想,有个性,想法多。要让孩子坚持学琴,还要做好家长工作,多一些沟通。比如说,钢琴课不要轻易请假,让孩子掌握"习惯成自然"的良好作息规律。另外,家长要跟孩子讲通"坚持才能胜利"的道理。”
几年后,汪荇子辞去了让人艳羡的国企职位,专心当一名钢琴教师,培育有音乐天赋的中山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状态。
彼时,中山民间的专职钢琴教师并不多,科班出身的教师更少,汪荇子很快就在琴童圈子闯出名气。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经常举办的音乐会,也纷纷邀请汪荇子参加独奏或合奏。
对于钢琴教育,汪荇子有着独到的理解。“有些孩子不一定追求专业,只是给自己培育一门兴趣,让往后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她说,“我建议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让他们依次通过10个考级,借此提升琴技;到了中学阶段,继续练琴,巩固技艺,让这门兴趣终身受用。”
对于有能力“吃这碗饭”的孩子,汪荇子说:“他们要经过非常刻苦的磨砺,才能前往知名音乐高校深造。闯过专业关,就要不断打磨自己演奏、乐理、听力水平。有好几个孩子,直到高中才开始练琴。不要紧,只要你有坚定的意志,按照专业方法"小步快跑",最后也能圆梦。”
这些年,一批又一批的大孩子和小琴童,在汪荇子的精心培育下成才。多名高中生在汪荇子的指导下,成功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业内知名高校。
信念:与作曲家“交友”,绽放音乐芳华
4岁起刻苦练琴的汪荇子,自始至终并未停止对琴艺提升的追求。她坦言:“除了教书育人,每天都要把自己关起来,好好练上两三个小时。一个音符,有着多种弹法。结合乐曲,逐个推敲深浅、方向、发力,体味音乐的细腻。”与此同时,她陆续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师资质、美国音乐资格考试教师资质等文凭。
在音乐的世界里,汪荇子顺其自然,体验到完完全全的快乐。下雨的夜里,弹奏《小夜曲》。手指在黑白琴键上流动,冲破平淡,又让人在轻缓的乐曲流淌中陷入沉思,解构作曲家肖邦构思《小夜曲》的真实想法。
“大家都说,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后人要在30岁后去弹奏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汪荇子说,“以前弹这些作品,只是想着怎样弹得更好,浮于表面。自己真的到了30岁,同一首曲,不同年龄,解读不同。贝多芬的挣扎和痛苦,我读懂了。”
与遥远的作曲家“交友”,绽放音乐芳华,汪荇子秉持着信念,在音乐的世界里,快乐前行。
新闻推荐
中山市文创产业协会一副会长单位行善举 连续四年重阳节宴请200位农村老人
大盛陶艺邀请书画家为老人家现场创作并赠送作品。黄标黄敏梁耀洋摄本报讯(记者黄标通讯员黄敏梁耀洋)重阳节前夕,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