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隐形”残疾人 市残联进社区开展温馨评残服务,让此前不了解政策的残疾人受益
在石岐区凤鸣社区,今年73岁的凤姨因病导致四肢无力颤抖,但一直没有评残,未能享受到残疾人待遇。近日,市残联康复社工上门为凤姨智力残疾二级的儿子阿峰开展第二代残疾人证到期换证工作时,发现了凤姨的情况。在做好评残时间、评残类别等详细事宜的沟通后,社工很快带凤姨到市中医院完成评残,评上了肢体残疾三级,享受中山市的残疾人待遇。记者了解到,像凤姨这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近期,市残联开展温馨服务,不少之前因不了解评残政策而错过评残的市民因此受益。
本报记者 徐钧钻
■已为2000多名残疾人评残
2019年,中山市一万多名残疾人二代证到期,按照《广东省残联关于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到期换证工作的通知》要求,过去经目测评定和医学鉴定档案缺失的等四类残疾人需要重新评残,中山市有5000多名残疾人需重新评残服务。
近期,为最大限度帮助残疾人,市残联、市卫计局组织人民医院、中医院、博爱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等七家定点评残医院的评残专家及医务人员,分别对肢体、精神及智力等残疾人进行集中和上门评残服务,先后为2000多名残疾人提供集中评残和上门入户评残服务。
评残现场,评残专家对每一位前来评残的残疾人和家属详细询问,了解他们以往病史、发病时间、症状、服药、就诊情况、平时表现等情况,认真评估,严格评级,深受残疾人好评。“之前评残都需要自己去指定的医院,现在评残医生都到家门口为我们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在评残现场,有一位残疾人激动地说。
记者了解到,市残联的康复社工服务项目积极协助此次评残工作。集中评残期间,康复社工积极协调评残医生的评残时间、注意事项,并与镇区残联沟通评残时间、评残场地、评残类别等详细事宜,确保此次的评残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宣传评残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第二代残疾人证到期换证工作时,社工发现不少市民因为不了解评残政策和条件,甚至误认为评残是需要收取高昂费用而错过了评残。
“以凤姨的案例为例,很多老人家以为,这是年老机能退化的正常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市中医院的评估后,凤姨是因小脑疾病因病致残的一种。因此顺利评定为肢体残疾人三级。”社工孙欣健透露,顺利评上肢体残疾人三级后,凤姨和患有智力残疾的儿子阿峰目前可以享受3000元/年的一户多残补贴,还可以享受每人100元/月的残疾人基本补贴等。
孙欣健说,目前中山市的残疾人福利待遇逐年提高,除了常态化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补贴2019年由165元/月,到2020年将提升到175元/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由2019年由220元/月,到2020年将提升到235元/月),还有针对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等开展的精准康复支持。这些福利待遇大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如果有对评残政策不了解的,可以随时致电我们了解。市残联康复部社工咨询电话:23328303。”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会议指出,要推动全市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发展一批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增强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