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城新风 让文明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方日报 2019-09-27 06:09

位于小榄镇沙口东路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个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法治教育、志愿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明传习实践和服务平台。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在美丽的“菊城”小榄,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正在全镇范围内铺展开来。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退休老人,都在这股文明实践“新风”中获益良多。

8月初,作为小榄镇新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项目,“红心人声乐团”的首次音乐会在小榄镇金融中心举行。这支在全镇范围内小有名气的乐团,曾经拍摄发布了本土文明实践快闪《红心颂祖国》,因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接地气而广受好评。

9月13日中秋节,在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粮仓里,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花灯挂满了整个粮仓的上方。这是小榄镇中秋节亲子花灯现场制作比赛的作品。今年,这项举行多年的传统活动与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寓教于乐的乐趣。

9月24日至26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三批下基层活动在中山小榄举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丰富了国庆期间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省委、市委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在去年底,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挂牌,成为省委确定的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是中山全市唯一的省级试点单位。今年以来,随着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全面铺开,小榄镇发挥特色传统文化与公益基因的优势,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力图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撰文:廖瀚邓炜明蔡焯浩

以党建为引领,从“全民公益”向“全民文明实践”升级

作为“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的策源地,在小榄,“全民公益”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小榄镇厚植多年的公益志愿服务基础。近年来,小榄镇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创新,倡导人人参与文明创建,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打造本土公益志愿品牌——“创益菊城”行动,每年举办公益创新大赛,探索全民公益的“小榄模式”。

在小榄镇西江河岸的沙口东路,一幢黄色的圆形谷仓格外显眼。这里原来是该镇的沙口粮仓,2015年底被改造成集社工机构、公益孵化、社会组织和公益平台于一体的小榄镇全民公益园。在小榄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全民公益”的氛围非常浓厚,公益理念深入人心,公益真正成为小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这一占地1万平方米的场所,已经成为了小榄全镇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神经中枢”。在全民公益园基础上升级打造而成的文明实践中心,设有明德堂、修身堂、知行堂、善行堂,还有米良仓、非遗长廊……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法治教育、志愿服务于一体。文明实践中心辐射着全镇15个文明实践所、20个文明实践站和89个志愿服务阵地。从“神经中枢”到“神经末梢”,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源源不断地向全镇传播,蔚然成风。

据统计,小榄全镇在“志愿中山”平台共注册志愿者45549人,志愿服务组织1549个。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方式,小榄镇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党员、职工、青年、巾帼、文化、科技等文明实践分队,同时在社区文明实践所和基层单位文明实践站分别建立文明实践分队,汇聚起以党政机关、镇属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大学生志愿者等为骨干力量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架构。

从“全民公益”到“全民文明实践”,小榄走出了关键一步。以党建为引领,文明实践为目标,服务群众为根本,从文明实践中心到各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小榄镇由点及面,打通关节,整合资源,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打造五大实践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什么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才是真正契合群众需要的?为了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50米”,小榄镇创新探索“文化下乡、群众点餐”模式,从传统的“统一配菜”转变为“按需点菜”,同时建立预约、配送、考评、反馈等机制,推动服务项目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在开展电影、晚会、展演、培训等活动时,文明实践中心会向各个社区群众派发一份清单,包括电影、晚会、展演、培训等活动,由大家结合实际需求自由挑选,镇文化中心据此选择文化项目送到社区,这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实现服务的精准性。

各种常态化的文化表演和志愿者服务,让当地群众有了活跃的文化生活。小榄镇新市社区“红心人声乐团”以开展公益培训课程、拍摄快闪、举办演唱会等方式,传播正能量;在小榄镇东区社区,老人公益艺术培训活动为退休老人的生活增添光彩。据统计,全镇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近千场次,活动覆盖超30000人次。

以党建引领带动文明实践,更好地惠及全镇居民,是小榄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特色。小榄镇将去年公益创新大赛征集到的培育妇幼家庭、老年残障、文明创建等10类177个公益项目与全镇各个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开展的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发挥党员的带头效应,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惠从党来”的温暖和贴心。

在浓厚的全民参与氛围中,小榄镇打造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实践平台。

在理论宣讲方面,坚持党建引领,小榄镇凝聚机关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老”人员、专业技术能手等,组建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努力构建“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群众百姓讲故事”分类宣讲平台。在教育服务方面,拓展基层群众教育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先后打造了“青春情暖”异地务工青年关怀行动、“萤火虫”作业辅导班、“阳光行动”“七彩课堂”“小候鸟夏令营”等富有小榄特色的校园公益志愿服务品牌。

在文化服务方面,菊花会、新年音乐会、荼薇文化节等文化活动,让“文化小榄”的美名远扬;科技服务方面,协调工业设计产业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帆鲨海洋科普示范基地、31家学校科普活动室等34个阵地,承办小榄镇第十七届中小学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健身体育方面,开放利用全镇各类体育场馆、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街心公园等37个阵地,推动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

形成具有小榄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遍地开花的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照省、市、镇建设标准,以“1个阵地(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个运营机构(公益服务中心)+N类(项)服务”为模式,小榄镇持续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现“1+1+N”模式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9月2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二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确定中山市小榄镇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自示范区创建以来,小榄的文化建设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菊城”魅力充分显露。

“小榄镇一直在努力推进示范区的创建,2018年小榄镇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超过4000万元;截至2018年底,镇、社区、小组三级公共文化活动室共151个,面积达9.15万平方米。”据小榄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来,以创建为契机,小榄镇通过不断推进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上述负责人表示,小榄镇还将继续推动镇级大型文化场馆建设,同时开展镇级文化场馆升级建设工程。场馆建设方面,包括中部的新小榄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南部的西北部组团儿童公园、南部中心公园,北部的永宁中心公园等重点项目,促进中、南、北公共文化的均衡发展。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筑就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高地,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引领思想认识、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新闻推荐

创新形式营造浓厚氛围 让主题教育深入人心 中山市各镇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本报讯(记者李丹丹通讯员宗轩)中山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全市各镇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及市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