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账本汇成民生大数据 第十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走进记账户家中了解情况
周煦锋今年73岁,从去年4月起,他家通过轮换成为中山记账户之一。每天早晨,老伴邓泳琴买菜回来,便把所买到的牛肉、苦瓜、冬瓜等食材,依次摆在厨房灶台上,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边写边念着:“今天买了牛肉60元,是96元/千克,苦瓜花了2.9元,是8元/千克……”这本小册子已经快写满了。
晚上8点,是周煦锋“做功课”的时间,根据老伴白天写下的菜价和其他各类支出,他掏出手机,打开一个叫“e记账”的app,开始一样一样填。小到几毛钱的菜,大到每笔医疗费用、旅游支出等,家庭每一笔消费和收入都要仔细记下来。
中山调查队住户调查科副科长原立士介绍:“记账户的选取有一定原则,算法很科学,他们每天的记账为我们测算中山居民的收支水平和增长速度提供了依据。”
成为一名记账户,最长要坚持记2到3年的时间,然后会轮换一批新的记账户。周伯告诉记者,“坚持记账一年多,不仅清楚家庭的每一笔收入和开销,还了解了更多的社会动态,比如猪肉为啥涨价了,国家有什么政策等。为国家记账,为自己理财,这也算发挥余热吧。”
本报记者 李玮玮
见习生 陈雪琴 通讯员 国中调
新闻推荐
“随手一分,美丽十分!” 中山市垃圾分类漫画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由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中山报业家里数字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随手一分,美丽十分!”中山市垃圾分类漫画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