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两把刷子” 成就“美丽事业” 访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经尚
这位关注时尚潮流的老板,就是中山尚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经尚。生意场上沉浮多年,如今的他工作起来依然兢兢业业,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采访当日,他从上一个工作中行色匆匆而来,带着准备好的笔记本和资料,认真得让人惊讶。而十五年来,他的“刷子”生意,就是从这一份认真中盛开出了“美丽之花”。
文/记者 李红 图/记者 徐璇
跨界丨“捕捉”到化妆刷,耐住寂寞开发高端市场
陈经尚是珠海人,原本在珠海开塑料制品厂,2004年转到中山开设吸塑包装公司,甚至在此之前还做过工程。
长期做生意的经历,锻炼出敏锐的市场触觉,陈经尚发现,吸塑包装的业务虽然不错,但并没有太大潜力,不像他观察到的使用吸塑包装最多的两样产品——电子产品和化妆类用具,“这两样是我们客户中经营得最好、增长最快的类别”。
电子产品的潜力被更多人看好。陈经尚却认为,这意味着它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加之配套要求高,对初创阶段的企业来说压力会更大。思考再三,陈经尚决定选择化妆刷这个小众行业。到中山的第二年,他开办尚洋精密工业,走上化妆刷生产之路。
然而,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业务,团队成员眼看公司快要撑不下去,心急如焚。
“这和经营策略有关系。我一向坚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前者指的是业务开发要站得高,坚持"大客户法则",不接非主流小品牌;后者是沉下来把产品扎实做到最好,舍得投入研发。这个策略在最开始一段时间会承受很大压力。”直到2006年,加拿大的一个连锁超市品牌终于被拿下,大单来了。
“所有人加班加点开发样品,联系材料,组织生产,最后终于得到客户认可的时候,我们真的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次的进展,给了团队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尚洋公司业务总监周建林记得,按照陈经尚的策略,他手上只拿着大品牌简单的信息,就开始一个个打电话去攻。“印象最深的是法国一个品牌,我打电话之前专门学了一句法语"你好",然后就问人家会说英语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打。某一天,忽然得到老板的关注;再一来二去,合作终于被谈了下来。我记得,那是2009年,拿下这个客户,公司那一年的销售就过1亿元了。”
升级丨首吃“智能化”螃蟹,定制自动化设备
凭着“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理念,尚洋公司的销售从2009年开始就进入了快速增长轨道,差不多每年都能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08年投入的15亩新厂房,也为这种快速增长提供了硬件支撑。
到2016年,尚洋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两亿元,与欧莱雅、OP、丝芙兰等大品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个时候,陈经尚给尚洋定下的方向是“业内最优良的制造工厂”,向外输出的是有自己原创设计的ODM产品。
为此,陈经尚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不但取得了百余种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还取得一项“抗衰老尼龙毛”的发明专利。
“我们还研发了一种新材料,具有动物毛和纤维毛共同的特点,可减少对动物毛的需求,在欧美地区,深受品牌方和消费者喜爱。”除了动物保护方面,陈经尚对环保也非常重视,“环保已经成为每个公民和每一间公司必须肩负起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正在和广东海洋大学积极研究纤维毛的可降解方案,减少纤维毛化妆刷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为了消化日益增长的销量,陈经尚还为原本高度依赖人工的化妆刷生产流水线定制了一套自动化设备。
根据记者的现场观察,化妆刷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工序是“墩毛”,即利用人手把刷毛“墩”整齐再捆绑好,基本没有办法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不过,下一步的接杆工序则是可以的。
尚洋公司在2017年便和广东硕泰智能联手,研发了一款自动接杆机,“可能是全行业的第一套”。而眼下,尚洋公司的工程师正在研发一整套流程的生产设备,部分不可机器代替的环节就安排人力接入,“力求打通整个生产环节,组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转型丨找到“第二把刷子”,猛攻国内市场
随着2017年的增速到达一个峰值,最近两年,尚洋化妆刷的销售增长进入平稳期,陈经尚也开始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市场。
“产品方面,我找到了"第二把刷子",就是美容刷。现在,我们有了"两把刷子"。”尚洋公司新投入的美容刷和瘦脸仪,被陈经尚归入“刷匠”新品牌,产品线投放在神湾新工厂。“所有的研发、设计和线上线下渠道基本都已经准备妥善,现在进入第一波销售推广期。”
而在本来的化妆刷上,陈经尚又与时俱进地注入了“智能化”元素,将化妆刷与智能化妆镜一起,为用户提供应用场景辅助。“年轻人的生活已经进入了智能化,从扫地机、洗碗机到自动窗帘,只有想不到,没有企业做不到,我们的产品也一定要将智能化融入进来。”
事实上,除了产品的创新和拓展,市场的突破对陈经尚来说是更大的挑战。作为一间专注研发和生产、主营外贸业务的企业来说,国内市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看得见却不容易摸着的大市场。“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国内推广自主品牌尚洋SY,有一点成绩,国内销售的占比从之前的几个点增长到了现在的十几个点。”
从线上线下寻找符合品牌定位的代理商,到组建自己的电商团队,这些陈经尚都在尝试。去年,他还将品牌运营团队放到了广州,站在一个更符合时尚产业的位置去寻找突破。也是这个运营团队,最近将关注点投向“网红”,希望用时下年轻人可以接受的办法去将“尚洋SY”带红。
“只要选对合作伙伴,把握好方向和定位,我不反对迎合时下的潮流。”陈经尚觉得做品牌没有速成术,最少都需要三五年的培育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说小步快跑,尽量减少试错成本。”
而这些经验,对未来“刷匠”美容刷、美容仪的推广都同样有帮助,“智能化、国内零售市场、美容刷,是三个新的开发板块”。
对话:
小步快跑,减少试错成本
●记者:目前尚洋旗下有四间公司,都是如何定位的呢?
○陈经尚:尚源是我早期的吸塑公司,主要满足尚洋产品的需求;深圳那间公司是整合供应链的,另外两间分别是化妆刷、美容仪的工厂,目的就是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产链,拥有自己的主导权。
●记者:未来,尚洋会往资本市场走吗?
○陈经尚:早在2015年,尚洋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了,后来退出,现在正在筹备主板上市。另外,我们也引入了两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这对我们国内市场的开拓,以及未来上市都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打造自己的品牌往往都有一个不短的周期,会不会担心未来的回报问题?
○陈经尚:打造品牌一定会有一个培育期,就像种东西一样,坚持锄草施肥浇水,有一天,它终于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就是开始回报了。还是那句话,小步快跑,减少试错成本,就还是会有成果出来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6日,由市卫生健康局主办、市健康教育所和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承办的2019年中山市健康教育技能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