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发布学前教育需求情况访谈报告 市民期盼 从保障“幼有所育”到实现“幼有优育”

广州日报 2019-09-17 04:12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国中调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于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幼有所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关系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让学龄前儿童得到更好的学前教育,已成为备受公众关注的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中山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和市民“幼有所育”需求,近日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随机抽选268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访谈调研。访谈结果显示,中山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总体满足社会需求,“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幼有所育”有保障、有成果,市民期盼实现从“好入园”到“入好园”,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中山已初步实现“幼有所育”的目标

近年来,中山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普及与质量并重”“凸显公益普惠”发展方向,着力优化以政府为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幼儿园数量逐步增加,幼儿园在园人数大幅增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不断扩大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总体满足社会需求,“幼有所育”得到基本保障。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525所,其中省规范化幼儿园475所,占比90.4%,公益普惠性幼儿园396所,占比75.4%。全年新增省规范化幼儿园18所,新增市一级幼儿园7所,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9745个。全市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约1万人,在园幼儿约1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37.1%。

对照2017—2020年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的总体目标,中山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大幅超过目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也已接近目标,较好地满足了学龄前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幼有所育”成果初步显现。

逾七成受访家长青睐公办幼儿园

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因办园体制不同,在管理、收费、办园条件、教育理念等方面各有不同,也各有优势。但在择园意向方面,受访家长明显倾向公办幼儿园,如果可以自由选择,72.0%的受访家长选择公办幼儿园,28.0%选择民办幼儿园。

关于公办幼儿园入园是否困难,34.0%受访家长表示一般,6.3%表示容易,13.1%表示不清楚,46.6%的受访家长表示进入公办幼儿园困难。表示困难的受访家长中,64.8%认为主要原因是“学位紧张”等。可见,公办幼儿园作为家长择园首选。

关于民办幼儿园入园是否困难,44.4%表示一般,27.2%表示容易,13.8%表示不清楚,仅有14.6%表示入园困难。因公办幼儿园难进,不少孩子须入读民办幼儿园,而入园费用高则成为民办幼儿园入园的主要影响因素。

家长期盼实现“幼有优育”

近几年,中山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从总体上看,中山学龄前儿童入园不难,但随着生活水平和育儿理念的普遍提升,家长对幼儿园综合质量和保育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和期盼。问及“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别有54.9%、51.1%的受访家长选择“优质幼儿园名额有限,入园难”“优质幼儿园收费过高,压力大”,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反映出家长对“入好园”“从良师”“有优育”的期盼。问及“希望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目前学前教育问题”时,允许多选的情况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利用社会力量扩大教育资源”(42.5%)、“改善办学条件,重视师资力量培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6.6%)、“加大经费投入,打造优质教育资源”(35.8%),规范收费项目、加强办学资质管理、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推进普惠性幼儿园等措施也得到受访家长的支持,集中体现了家长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优秀师资力量、提供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对于实现从“好入园”到“入好园”,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期盼。

每逢中山“两会”举行,学前教育问题往往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部分代表、委员从长远战略出发,着眼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特点,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调查数据显示,85.1%的受访家长赞同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更凸显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入园需求能够满足,但优质资源供不应求。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期望政府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幼儿园数量和学前教育学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能更好地保障学前儿童受教育权利,一定程度上缓解入公办幼儿园难、入优质幼儿园费用高的难题。

建议:加大投入增加优质公办园学位

对于这份调查结果,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也给出了相关建议,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推动现有优质公办幼儿园扩容,逐步增加优质公办学位。按照省规范化以上幼儿园标准,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幼儿园,确保师资力量、教学场地、设施配备、安全管理等达到一定标准,推进一批幼儿园上档升级,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其次要推进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建设,小区建设与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优先交付使用,新建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全部办成新型公办园,积极扶持村集体办园,国企、事业单位办园,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办园积极性,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奖补、租金减免、免费培训、教科研指导等政策,降低优质民办幼儿园办园成本,从而规范收费项目。

新闻推荐

陈旭东到城市道路施工现场、中山公安智慧交通指挥中心走访慰问 保障市民平安高效出行

本报讯(记者黄启艳夏升权)15日,市委书记陈旭东轻车简从,来到博爱路与银通街交叉口立交工程施工现场、中山公安智慧交通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