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笼”习俗重现乡间 南区沙涌村50对亲子家庭提灯笼穿街过巷庆中秋

中山日报 2019-09-16 02:24

失落已久的过中秋“车灯笼”重现沙涌村。本报记者 徐钧钻 摄本报讯(记者 徐钧钻)13日晚,由南区民间文艺协会良都会馆、非遗沙涌马家枪传承基地发起,沙涌村50对亲子家庭提着用传统竹篾制作的灯笼从良都会馆出发,走遍村里每条大街小巷,将沙涌村近30年失落已久的过中秋“车灯笼”重现。出发前,他们集体合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十五的月亮》,为祖国喝彩。

“今年我41岁了,从记事开始到10多岁,村里依然有车灯笼的习俗,然而随着村民们忙生产、忙发展,这项习俗渐渐地却淡了下来。”南区民间文艺协会良都会馆负责人马钰泉是中山市非遗代表性项目马家枪传承人,一直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他告诉记者,所谓“车灯笼”是过去的小孩子三五成群,点着灯笼排着队,宛如一条“发光的龙”走遍村里每条大街小巷,寓意照亮未来的人生路、照亮村居的光明发展前程,过牌楼、过门宅则寓意“过好人生的每一关”,是良都地区的传统民俗。

马钰泉说,当南区民间文艺协会良都会馆发起这项活动后,得到了不少家庭的响应。活动前期,他们还组织了扎灯笼的传统手艺人手把手教授这些亲子家庭,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款式统一的竹篾灯笼。“传统文化寓意深厚、寓教于乐,这项活动不仅重新唤起了老一辈沙涌人的集体回忆,还可以将爱国爱乡的情怀传承给下一代。我希望明年还有该活动。”一名街坊兴奋地说道。

新闻推荐

陈旭东到城市道路施工现场、中山公安智慧交通指挥中心走访慰问 保障市民平安高效出行

本报讯(记者黄启艳夏升权)15日,市委书记陈旭东轻车简从,来到博爱路与银通街交叉口立交工程施工现场、中山公安智慧交通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