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市场的扩展,“广式面条”越来越受国外客商欢迎 中山面条“飘香”世界前8月出口超2200吨

中山日报 2019-09-05 04:47

海关人员现场检查面条产品。本报记者 文波 摄刚走进中山市华联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淡淡的面香就迎风飘来。该公司董事长王喆安至今珍藏着一段新闻视频,2013年3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在南非做专题报道,中山华联食品自主品牌“麦老大”家庭蛋面作为中国产品出现在镜头里。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市场的扩展,中山面条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据中山海关3日统计,截至今年8月28日,中山市面条出口2228.6吨,同比增长12.1%,其中华联食品出口量达1560吨。

本报记者 黄凡 通讯员 何雪雁

●自主品牌面条

畅销南非

王喆安回忆道,南非的客户最初是通过广交会认识中山面条的。受展会条件限制,展位只准备了拌面给客人品尝,但客户就从这冷了的拌面里尝出了口感,从而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当地人喜欢用我们的"广式面条"来做拌面,面条进入南非市场后,销量每年都在增长。2013年在央视节目亮相后,更打响了我们的销路,当地客户增多。”王喆安说。每年华联出口南非的面条达30多个大货柜。

华联公司展示柜里,整整齐齐陈列着各种面食产品。墙上和桌上还摆放着不少王喆安和客户在工厂的合影,他指着照片介绍说,“那个乌兹别克斯坦的客户,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客户告诉他,自己从北京超市里看到他们生产的米面产品,就买了产品,并照着上面的地址来到中山工厂采购。俄罗斯也是他们最早开拓的市场之一,已有10多年了。“法国、德国也有客户自己上门找到我们采购。面条好不好吃,靠口碑传播,他们在欧洲其他国家就吃过我们的面条。”

如今他们的面条产品已出口到欧洲、大洋洲、东南亚及非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通过研发新品,开拓新市场,中山面条沿着“一带一路”,走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广式面条”深受欢迎

据中山海关统计,截至8月28日,今年中山市面条出口2228.6吨,货值152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8%。其中,华联食品出口面条1560吨,货值10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2.6%。

“中山有数家老牌的面条出口企业,分布在三乡、南头、小榄等镇区,均是出口10年以上的老品牌。”中山海关驻石岐办事处查验二科科长冯云介绍道,“中山面条主要出口东南亚、欧美、俄罗斯、南非等地。”在他看来,小面条做出大文章来,第一靠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多年来在当地采购商中有了认可度和辨识度。第二是中山面条通过把好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关,达到了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相应标准。他举例说,出口面条对面粉的要求非常高,针对困扰出口质量的技术问题,海关组织技术专家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原料储存条件、使用前检测及过程控制等解决方案。现在每家出口企业在生产前,均对每一批次使用的面粉送到中山海关技术中心进行免费检测,确保出口“零投诉,零通报”。

企业自身也不断通过技术研发,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如华联食品如今生产的米面食品有200多个品种,特色面条以广式面条为主。其中个别拳头产品,一年加起来可出口100个货柜。广式面条采用高温高压工艺,工艺保质期长;面条不易煮烂,口感好,适合用于拌面、炒面和打火锅,因烹调方式多,深受一些家庭和餐厅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市场的扩展,中山面条越来越受到海外客户的欢迎。一家澳大利亚的采购商经营餐厅,每年采购量超过20个货柜。去年,一位巴拿马的中山乡亲回乡后,委托中山厂家加工生产面条,每年采购多达10多个货柜。今年,中山面条又新增马尔代夫市场。“每年最后一个季度,吃完中秋月饼后,我们面条生产的旺季才真正开始。”厂长康立军说。有了今年面条市场前8个月的增长基础,董事长王喆安对旺季的订单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遗失营业执照公告 以下企业的营业执照遗失,现声明原营业执照作废。

直接办理:中山日报大楼一楼大堂电话:8823833188329127刊登时间:周一至周五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0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