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积极推进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建设 转化尖端装备研发成果引进超亿元项目175个
文/本报记者 黄凡
■国产高端装备中山造
在中山明峰系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师傅们正在组装医疗设备。“我们累计交付给客户的CT机已近400台。”钱华博士介绍说。2016年,钱华博士带领团队落户中山,选择中山作为公司华南总部、产品出口基地,如今已实现高端CT医疗装备国产化。今年,两台具备自主核心技术且领先国际水平的高端装备,已实现样机生产,预计今年可完成第三方产品性能检测,明年可进入临床试验。“256排512层的CT,可一次性完成心脏扫描。”钱华介绍。256排16厘米高清高速大容积医学CT系统及核心技术研发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简单来说,当前CT扫描心脏普遍要转两圈,拍两次照后再合成影像,两次拍照之间会有时间误差;该团队自主研发的产品因一次完成扫描,成像更为精准。
在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装配车间,摆放着不少超一层楼高的“大家伙”,工作人员正通过梯子对近几天即将交付给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大型液氦制冷机进行最后的检查。常务副总经理汪新介绍:“我们将院士低温研究成果,在中山实现了落地转化,目前已有2台重大装备,获得国家级的首台套认定。”。他表示,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周边落地的大型气体项目正在增多,对低温气体需求大,未来市场空间大。另外,中山市对项目启动予以资金和人才政策的大力支持,也是他们选择落户中山的原因。
■重点扶持自主研发
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自2014年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建设以来,中山市共引进亿元以上装备制造项目175个。引进项目包括:哈工大高端无人装备、比亚迪智能终端及轨道交通产业项目、中科院低温制冷装备产业园、瑞科纳米碲化镉薄膜太阳能发电装备、明峰医疗器械、晓兰新能源动力汽车等。 175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28个,其中在建装备制造项目45个,新投产项目83个,项目动工率达73%。立信门富士、蒂森电梯新工厂、鸿利达精密装备、力劲机械、晓兰客车、瑞科纳米太阳能发电装备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近年来,中山市集中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专精特尖”装备制造企业和项目发展,通过自主研发,填补国内在精密型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打破外国企业这些领域的技术封锁和垄断。例如北京中科富海是以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成果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今许多高技术成果正在中山进行产业化转化。中山明峰系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上百项世界领先的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实现自主生产,实现尖端全影像链设备国产化。又如联合光电在光学防抖、超高倍率变焦镜头、4K高清开发领域是国内唯一独立开发并规模量产的企业,高倍高清变焦镜头市占率全球第一;江龙船艇成功研发出中国首艘自主知识产权甲醇燃料动力船艇并实现下水,填补了我国在甲醇船艇设计建造领域的空白;通宇通讯是全球首批成功商用5G天线滤波器一体化产品的公司;中山金马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商之一。
围绕重大短板装备,中山市还通过资金扶持支持企业研发和使用首(台)套产品,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应用,突破关键技术,已促成一批尖端科研项目落地转化为国产装备。2015年以来,全市160个首台(套)装备产品获得1.6亿元省市装备专项资金支持。其中,获省扶持项目70个,获得奖励资金1亿元。
相关
新闻
中山市将携5大板块产品亮相第五届珠洽会
本报讯(记者 黄凡)第五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9月20日-22日在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记者9月2日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中山将携“机器人”“5G通讯及光电”“新能源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智能装备”五大板块产品亮相,约邀请25家企业56项产品参展,通过设备和场景体验的方式,展示中山市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建设成果。
签约项目方面,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装备制造项目46个,总投资186亿元,投资领域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空港装备等,包括空港装备生产基地、精密温控节能设备、兴禾智能制造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项目。
新闻推荐
文旅有魅力 休闲有内涵 “活力粤港澳,悠然中山行”2019中山文化旅游推介会近日举行
“中山将深度挖掘、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8月29日,在“活力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