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工全民义工”部分项目收官并取得良好效果 街坊力量突显 助解社区难题

中山日报 2019-09-02 07:00

退役军人在社区和校园开展志愿服务,讲述红色故事。资料图片今年年初,2018-2019年度中山市“专业社工、全民义工”试点工作在全市选取8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共16个试点探索专业社工带动全民义工,以期带动中山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近日获悉,16个试点项目中已有部分项目进入收官阶段,不少项目通过社工发掘街坊力量,昔日的受助者发展为志愿者,激活了社区善治元素。

本报记者 徐钧钻

●让更多受助者成为了志愿者

家住花苑社区的退役军人佳叔80多岁,家有一个年纪老迈的妻子以及一名残疾人儿子,今年6月的一天,佳叔突然痛风发作,瘫坐在家中,十分无助。得悉该情况,东区博爱拥军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第一时间来到佳叔的家中,将他抬到路旁并送上了救护车。从医院回到家中,该服务队为佳叔免费安装了平安扶手,改造其家居环境,给他们一家带来便利。如今佳叔病情已好转,经常问社区有哪些志愿活动可以参加。

项目社工徐嘉濠表示,对佳叔的精准帮扶来源于“博爱·拥军”优抚服务试点项目。年初东区成为优抚服务试点领域后,他们组建了东区博爱拥军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共有34名成员,其中青年退役军人(现正就业、就读)12名。社工对他们开展了4次培训,内容包括探访技巧、电访技巧、退役军人政策、社区营造培训,为志愿者充电。半年多时间,这群志愿者为一众年纪老迈的退伍军人开展居家安全检查、情感陪伴等。通过让受助者成为志愿者,一众退役军人找到了退伍后参与社会公益的平台。而从帮扶效果来看,同为退伍军人的他们也更容易找到话题和切口,服务更加精准,反响更好。

●“专业社工全民义工”多了社区微组织

同样通过八个多月的试点,不同领域的项目都在各自领域发展志愿者,让社区多了不少社区微组织。在石岐区,8月24日举行的“家里我帮你”政策宣传促互助项目志愿者表彰会上,不少街坊上台领了奖。

原来祈安苑一共有55位街坊在社工引导下自发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他们白天和大家一样要赚钱养家,晚上放弃陪伴家人的机会,挨家挨户敲门,了解情况,收集需求。由于祈安苑是政府安置房,困难居民较多,他们对一些小家电、残疾辅具等物质需求较大,同时对社会救助政策了解不足。该志愿队一共走访了77户居民,帮27户居民解读民生政策,帮30户居民链接资源,实现微心愿,链接资源折合人民币超过6000元。

在南区,“社志联动与龙共舞”社区营造项目运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的理念和社区营造的方法,以美化乡村环境和传承乡土文化为切入点,社工引导和支持居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进而培育成志愿服务组织,成立社区基金,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培育导赏志愿者等,他们重新挖掘了社区的历史故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社区导赏路线,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定期前往,让城郊的龙环村重新热闹起来。

在坦洲,社工通过物色物业小区有威望的志愿者成立小区调解室、文明监督队等,小区乱摆乱放问题,邻里口角问题、物业和业主不信任问题得到解决。

新闻推荐

舍生忘死勇救落水儿童 追记中山市广浩学校2019届初中毕业生徐明剪

今天是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本该出现在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校园的翩翩少年——中山市广浩学校2019届初中毕业生徐明剪,在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