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拾忆□许卓

清远日报 2019-08-30 10:06

乡梓园地

幼时离开故乡兰州,一别十五年,虽然期间回来过,但来去匆匆,最初的记忆仍随时间封尘。如今回到故乡实习,一方面学习,另一方面则慢慢重拾记忆。

白塔山公园离外婆家不远,出了门,沿着黄河,走到中山铁桥,就到了。白塔山是一座很“简洁”的山,站在山脚下仰望,整座山一目了然。山顶的白塔,白塔下三级古建筑群次第排列,檐间燕群嬉闹盘旋,仿佛城市的喧嚣已随着汹涌的黄河水一路东流。

一山,一塔,三台———我近观其态,颇有悠然自得之感。

本要顺着“三台”上山,但是外婆年迈,不愿再忍受爬阶之苦。“我带你走条新路。”外婆在前,我紧随其后,顺着正门进去。一台的亭榭,皆由回廊连接,回廊环绕的露天厅内,舞剑耍棍、跳舞歌唱的“艺术家”们,已拉开架势,很是热闹。我们没有久留,一台的主建筑左侧有一条不起眼的缓坡步道,我们顺势而上,“峰回路转”,正是外婆所言的新路。路上人不多,路边野花却不少,玫红色、紫色的牵牛花一簇簇错落;鹅黄色的蒲公英零星点缀在草坡上;越往山林深处走,越多成丛的野生枸杞分布在路边,结满红似玛瑙的枸杞子。我偷偷摘下几颗,擦去浮尘,入口咀嚼,甜中微酸,爬山的疲惫随着一口清甜悄然而逝。

行走间,偶然从树木的间隙中瞄一眼山下,奔腾的黄河与红柱碧瓦的金城关交相辉映,气宇轩昂,真可谓“登高一长望,信美是吾乡”。

如我幼时一样,外婆仍牵着我的手,不知不觉,来到碑林。我记得小时候上山并未见过碑林,它应该是在我离开故乡后才建成的。古香古色的碑林收录了古往今来优秀的书法作品。站在碑林的草圣阁往下看,兰州市景一览无余,高楼鳞次栉比,黄河浩浩荡荡穿城而过,一瞬间,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我的鼻子酸酸的,也许,这就是“乡愁”!恍惚间,我似乎明白了父亲人在异地他乡,但始终对一碗牛肉面的“执著”,这可能就如我此刻对白塔山的记忆一样,我们都在通过一个“实体”来盛放对故乡的记忆与怀念。

记忆真的渐渐醒来。上山的路上,外婆抱着我,或者牵着我的手,我们一起摘槐花,一起看猴山里的猴子,一起“探索”上山的土路……

而此时此刻,我和外婆坐在山上的亭子间,听风声,看黄河。耳边蝉声聒噪,眼前蝴蝶萦绕,四处绿意盎然。时间真像是圆的,看似旋转着一味向前跑,可在某个节点,会把过去的再转出来。不是么?幼时,外婆陪我,现在,我陪外婆。而且,我还想陪着外婆慢慢变老,像我幼时她陪我慢慢长大。

新闻推荐

践行公益勇担社会责任 农行中山分行“心服务”全新升级

打造“悦读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山分行东区支行实现网点“书香文化”浸润一方客户。中国农业银行中山分行供图“扶贫这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