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立法首次举行网络听证会 18日—24日在线上就未成年人课后托管服务展开大讨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中山商报 2019-08-27 17:53

本报讯(记者 陈慧)《中山市未成年人托管服务条例(草案修改稿)》网上听证会8月18日正式开始。15名听证代表对课后托管服务的详细书面观点和建议,于18日至24日在中山网上公布,市民可浏览、留言以及表达支持或反对。这是中山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以后首次就立法举行网络听证会。该条例也有望成为广东省首部关注未成年人托管服务的地方性法规。

15名听证代表,早前已经由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以社会公开征集和邀请的方式选出,包括家长、教师、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政协委员5个类别。听证代表们的观点公布后,有些代表一天内就收到过百个赞成票。家长代表项福胜赞成校内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建议自愿参与的学生每日应该交8—10元,以支付教职工加班报酬。项福胜表示,许多家长与自己一样需要校内课后托管服务。“不同的家长需要不同时段、类型的多元化服务。但若是校内服务,由老师看管,家长放心之余也应该考虑支付老师的加班报酬。”为此,他专门去了解了几间校外托管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才提出了收费建议。他的观点公布两三个小时内,已获过百人支持。截至下午6:00,他获得200多个支持,170多个反对。

听证代表、政协委员林丽芬律师认为,中山首尝网络听证的形式很新颖,“中山人大敢于创新,抓住了市民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牵涉到大部分家庭、多方利益,网上听证可以听到更多声音,让立法更完善。” 为了贴近年轻市民接受信息的习惯,除了在委托的中山网上设立页面,“中山人大”“中山日报”“中山网”的微信公众号上也设置了立法听证的链接入口。市民徐小姐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手机微信参与立法听证的讨论形式新鲜又方便。她希望立法能定好规矩,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中山市有近60万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有巨大的社会需求。校外托管服务机构是否安全、有资质、谁来监督?校内应不应开展托管服务,参与服务的教职工能否收取报酬?目前我国尚无具体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这些问题。中山市急需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来“定规矩”,才能让市政府更好执法,促行业健康发展。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负责人表示,该条例涉及到众多市民利益,网上听证会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举行网上听证,委托第三方网站收集意见,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为了确保法规能接地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立得住、行得通、用得好。人大立法就要以良法促进善治,以善治保障发展。”

新闻推荐

优秀职工提升学历可获1000元补贴 省总工会计划分配给中山700个补贴申请名额

本报讯(记者周振捷)记者昨日从市总工会获悉,省总工会将资助省内优秀一线职工提升学历,计划分配给中山700个补贴申请名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