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最大”成就行业“领头羊” 毅马企业集团中山片区5家企业今年产值预计达50亿元
毅马企业集团副总裁曾德发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订单很充足,但企业产能跟不上,仅电工钢产品在今年上半年每月产能缺口1万吨以上,导致经常没办法按时交货,目前就有1.5万吨电工钢产品已被客户多次催促发货。“得益于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整个毅马企业集团受国内国际形势影响较小,有望在2019年度保持业绩增长,预计毅马企业集团中山片区的5家企业2019年产值50亿元。”
文/图 本报记者 黄标 通讯员 吴顺兴
■民众镇有家民企创造业内五个“最大”
记者在热轧车间看到,一块块钢坯经过1100度高温加热变成一根根烧红的钢棒,由输送辊自动送入压延设备,再经过热弯、锯切变成一件件毛坯法兰盘,然后送入机加工车间进行焊接、冲槽等环节,一件件标准的管桩用端板(法兰盘)出现在记者面前。
曾德发告诉记者,整个生产工艺运用了该企业拥有的两个重要发明专利和多个实用新型专利。毅马企业集团拥有46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是中国建材行业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JC/947-2014)的起草单位。
2001年,由中山市工商联副主席张燕航创办的毅马企业集团起家于广州南沙,2007年到中山民众镇设立中山市毅马五金有限公司,至今发展成为总部设在中山民众镇、拥有13家企业的企业集团。其中,在中山有5家企业,在中山市外的江苏、广西等多地有8家企业;有3家下属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至今,该企业创造了业内五个“最大”:旗下“毅马”品牌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管桩用端板制造商、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制造商;旗下“中圣”品牌企业是中国民营规模最大的电工钢和金属精密板带制造及配送服务商;旗下“斯坦利斯”品牌企业是华南地区产能规模最大的不锈钢板材表面加工和配送服务商;旗下“金箍棒”品牌企业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管桩基础施工和贸易服务商。
■在不断创新调整中提升市场竞争力
张燕航经常对员工感叹:“我们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得成绩,靠的就是创新,创新强则企业强”。在今年7月毅马企业集团技改会议上,张燕航提出三个创新要求。
曾德发用一句话来概括:围绕“不断争创毅马新优势”这个核心强化企业技改,包括生产工艺不断变革、生产装备不断更新、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曾德发告诉记者,毅马企业集团每年至少花2000万元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淘汰更新原有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达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保证产品持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确保其管桩端板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60%以上。
按照“立足端板、发展高端钢铁、走向高科技”发展战略,毅马企业集团不断创新调整产品结构,还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在2018年12月17日举办的第四届广东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该企业与民众镇政府签订了投资总额100亿元的新能源电机制造、不锈钢深加工和装备制造、年产80万吨电工钢材料生产及深加工配送等三大制造基地项目的投资协议。目前,该企业集团已在民众镇购地投资建设集团总部研发大楼及配套设施,力争该企业集团中山片区在2020年底实现营业额100亿元目标。
新闻推荐
小时候,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玩式是很多的,走出家门,野外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都可成为我们的玩具。但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人腻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