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 杨震 用所学为全世界有需要的病人服务 首批中国援多米尼克医生杨震,帮助当地开设了心血管病门诊
主动申报参与援外
一天地震20多次仍然淡定出诊
早在2017年,杨震知道有援助多米尼克的任务,当时就主动申请参加,“我认为能够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很光荣的,而且走出去增加人生经历,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2018年6月25日,杨震和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及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其他三名医生作为首批中国援助多米尼克医疗队抵达了当地。在那儿,杨震除了医院的日常临床工作,同时要服务于大使馆、中资企业和当地华人华侨,提供心血管科和其他内科疾病的保健服务。
艰苦的生活条件、陌生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语言、飓风和地震自然灾害和较差的交通道路条件等众多因素成为困扰医疗队员的问题。“我刚过去的时候,有一种恐慌。条件差,环境陌生,人非常孤独。当地的自然灾害多,飓风、地震时不时发生。有一天,发生了20多次地震。从凌晨3点钟开始,房子就在颤动,天花板滑落灰尘。一开始我还想躲避,渐渐就习惯了。在医院出门诊,地震一次次袭来,我变得淡定了,诊疗也仍然继续。还有治安问题,因为当地治安差,我们在驻地养了一条狗,提高治安防范。但没想到我被狗咬了,但当地不属于狂犬病区域,没有狂犬病疫苗注射。我把被咬伤的伤口发回国内同事看,让我赶紧注射疫苗。可是当地没有啊,怎么办?我只好采取最原始的10天观察法,当时心理压力非常大,好在十天后这狗没事。”
逐渐熟悉当地医疗体系
首开设米尼克心血管病门诊
在这种情况下,杨震带领其他队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迅速适应了当地的语言环境,与当地医护人员能够继续顺畅的交流,逐渐熟悉了当地的医疗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医疗工作。
“虽然所在的医院是首都最大的医院了,但医疗环境和国内的三甲医院相比,条件非常差。”杨震介绍,当地人口只有7万多人,但由于高糖、高油、高盐饮食等因素,心血管病人约1.5万人,心血管专科在当地非常急需。由于多米尼克没有专门的心血管门诊,许多病人不得不跋山涉水到国外转诊治疗,经济成本高,还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作为多米尼克唯一的注册心血管科教授和医生,杨震在PMH医院开设了多米尼克第一个心血管病门诊,这得到了当地医生和心血管病人的热烈欢迎。“PMH医院位于首都Roseau,很多患者从外地驱车数小时奔赴PMH医院的心血管病门诊就诊。常常从上午8点多出门诊到4点多,中间也没有时间吃饭。忙完门诊后,有时候还遇到急诊,一天下来,除了吃了早餐,再就餐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了。”杨震体谅当地居民收入不高,坐车几个小时为了看病,因此,对于远道而来的病人,他都会坚持看完。援助多米尼克期间,他诊治了大量心血管专科病人,解决了当地心血管患者需要出国看病的窘境。
提到过去的一年的工作,杨震所做的远不止这些。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一年每天都24小时on call”。杨震坦言,压力很大,即使很困也不敢熟睡,随时要保持清醒状态。“我经常担心自己熟睡没听到电话,影响了工作。”说起这一年多的收获,他感叹说,作为医生,要尽可能用自己所学的专长为病人服务,不仅是为中国的病人,也要为全世界有需要的病人服务。
我认为能够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很光荣的,而且走出去增加人生经历,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
——杨震
新闻推荐
今年上半年民众镇多措并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向高污染企业开163万余元罚单
“在上一轮的专项执法行动中,虽未发现企业有环境违法行为,但我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脚步不会停歇。”近日,民众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