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 警惕“招生录取”诈骗 市反诈骗中心曝光六种常见诈骗手法 市民注意四点可避免上当

中山日报 2019-06-14 05:42

当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的时候,考生和家长们终于放松自己,一门心思等待高考结果了。殊不知,恰在这时,一些骗子瞅准机会,粉墨登场。诈骗者为了博取家长和考生的信任,有的谎称“关系硬”,有的明示自己有“内部指标”,有的伪造“招生文件”以及“录取通知”等,并通过打电话、发微信和短信等手段请君入瓮,逐步使考生和家长套牢。

6月12日,市反诈骗中心民警称,每年高考之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类似“低分跳档”录取、内部招生指标、提前查分等字样信息背后,其实都是骗子利用家长和考生重视高考结果的心理而布下的陷阱。所有陷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骗你口袋里的钱。不过,他们的手法非常的隐蔽,遇到叫你去填报个人基本情况,银行卡号等,你就得注意了,因为接下来,骗子就会发一些“木马”地址,让你点开,盗取你的核心信息,比如密码等,最终掏空你的钱包,让你追悔莫及。

民警就此紧急提醒家长和考生,无论是哪一所学校,一定要记住,只要是正规的招生录取环节,是不会产生费用的,凡是打着收取保证金、录取费等旗号的电话和信息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为让中山市民识破高考后的种种骗局,警方整理了近两年来全国最常见的几种高考后出现频率较多的骗局,希望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卢兴江

A “招生录取”诈骗

六种常见手法

1 花钱就能更改成绩 实则骗取钱财

每年高考后便有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得以认识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绩,同时索要高价“服务费”,学生们就能得到满意的成绩。

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2 谎称有“内部指标” 实则招摇撞骗

通常情况下,不法分子会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手上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等名额,有办法办理“低分高录”或争取到特长生加分,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通过这些套路,实施诈骗。

3 冒充“正规大学” 实则以假乱真

未经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审批,无办学资质而私自招生办学的学校被俗称“野鸡大学”,这些虚假大学通过自建网站行骗,并无实体学校。诈骗过程中,骗子打着国家承认学历正规大学的幌子,从事招生诈骗。因其网站抄袭了正规高校办学简介,并盗用其图片和文字,还有相关新闻等信息。虚假大学的名称也常使用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字样,如“中国”“北京”“首都”等,看上去和真的一样,极具欺骗性。

4 混淆“办学形式” 实则名不副实

一些诈骗团体利用当前高校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情况,故意混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的区别,把考生介绍到院校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其他办学形式学习,从中敛财。受骗的学生大多是被送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成人高等教育辅导班,学生最终拿到的是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或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而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5 宣传“免试入学” 实则弄虚作假

高考成绩出来后,一些考生没有达到本科录取线,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考生信息后,以“免试入学”为诱饵,让考生和家长以为,只要交钱,就能与其他正常被录取的考生一样,享受同样的入学待遇。殊不知,考生或其家长交钱后,往往盼来的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便是上当受骗,许多考生和家长也因碍于情面,选择不报警。

6 假冒“军校招收” 实则套取钱财

高考后,骗子们抓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紧张心理,有些冒充高校老师、冒充军校招生,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的旗号,还许诺将来可以享受军官待遇,这些实际上是骗子惯用的骗钱套路,曾有山东学生被骗9900元,伤心过度昏厥离世。实际上,从2008年起,军队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

B 考生和家长要注意四点

市反诈骗中心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提示信息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只要注意四点,即可避免上当受骗。

1.不轻易点击其他查分网址

根据高考相关时间的安排,考生和家长查分时,一定要认准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官方查分网址,谨防各类来自短信、微信和微博等来路不明,涉及查分、录取的相关信息,最好不要点击打开。

2.不轻易听信提前录取谣言

按照规定,高考录取由省级招生办统一进行,不存在“特殊考生”“提前录取”等情况,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在考生没达到分数线要求的情况下“破格”录取。

3.不轻易相信莫名录取通知书

有招生资质的高校,各省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给考生相关资料或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名单可以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接到莫名录取通知书时,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查看录取真假、查看学校真假、查看录取日程、查看邮件、校长签名和学籍真假来明辨是非,并要打电话到教育主管部门核实。

4.不轻易转账或泄露信息

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收取或发放,均不会通过ATM机进行,考生和家长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要先与学校及班主任联系确认,一定不能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免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中山市经贸代表团赴美开展经贸交流活动 对接硅谷高新技术项目

本报讯(记者徐世球通讯员唐勇义)近日,中山市经贸代表团随广东省商务厅赴美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期间先后参加了中国-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