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首个全面系统 生态功能区划出炉确定9个一级生态区,分析各类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并提出保护方向

南方都市报 2019-06-13 06:35

[摘要]确定9个一级生态区,分析各类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并提出保护方向

长江水库源头,地处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核心区,这里环境保护非常严格。

近日《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出炉,本次区划范围为中山市辖区陆域生态系统及河流、水系和近岸海域区域,是实施中山市生态分区管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为中山市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未来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南都记者了解到,《区划》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调查与评价中山市生态环境现状,明确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布规律,明晰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性类别,构建重要生态功能区布局,最终区划确定了9个生态区、21个生态亚区和59个生态功能区。

划定生态功能区域

并提出保护和建设方案

《区划》指出,中山市历史上未开展过全面系统的生态功能区划工作,但零散开展了部分工作。在2005年市政府颁布的《中山生态市建设规划(2005-2020)》中,对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了粗线条的初步划分,既是一次初步尝试,也在后期中山市生态保护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强、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十多年来中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基底剧烈变化造成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的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5年修订)》要求,利用当前日臻成熟的新方法、新工具对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整。因此,2017年4月,原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委托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展《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编制工作。

本次编制的《区划》,在加强与《中山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纲要》、《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中山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报批稿)、《中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中山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等规划衔接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调查与评价中山市生态环境现状,明确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布规律,明晰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性类别,构建重要生态功能区布局,最终区划确定了9个生态区、21个生态亚区和59个生态功能区。

南都记者了解到,《区划》目标在于分析中山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特征,划分生态功能区类型,明确各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发展方向,划定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域,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建设方案,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与工农业生产布局以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

面积逾242平方公里

《区划》指出,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是对生态现状、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不同区域的主导生态功能,为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提供基础。

《区划》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中提及,中山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物种,形成森林、湿地、海洋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且相对稳定地维持着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数据显示,全市野生维管植物1771种,哺乳动物、鸟纲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227余种,水生生物683种,其中鱼类60种;森林覆盖率超过19%;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38亿立方米。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除石岐河为IV类地表水水质外,其余主要大江大河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在100%以上。同时《区划》指出,中山市生态环境形势还比较严峻,仍然存在局部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森林和海岸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外来物种入侵、水质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较普遍等生态问题。

“生态敏感性评价”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酸雨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3个方面,按敏感程度划分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敏感几个等级。其中水土流失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低山丘陵与台地区域,以及平原农业生产的局部地区;地质灾害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面积分别为50.7平方公里、125.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低山丘陵坡度起伏较大的局部地区;酸雨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面积分别为88.12平方公里、逾14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花岗岩、红壤广泛分布的区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生态调节功能、产品提供功能与人居保障功能三个类型,按其对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分为极重要、较重要、中等重要、一般重要几个等级。其中生态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等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功能;产品提供功能主要包括提供农产品、畜产品、林产品等功能;人居保障功能主要是指满足人类居住需要和城镇建设的功能,主要区域包括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城镇群等。

综合中山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区划》形成中山市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布格局。其中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逾242平方公里,占中山市国土面积13.49%;较重要区面积为240多平方公里,占中山市国土面积13.69%。极重要区和较重要区总面积为480多平方公里,占中山市国土面积27.18%,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总面积的97.73%,保持土壤总量占中山市土壤保持总量近九成。

四大举措

推进生态功能区划的实施

南都记者从《区划》中了解到,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包括9个一级生态区,21个生态亚区,59个生态功能区。其中一级生态区分别为中部低山丘陵生态区、南部丘陵台地生态区、东部丘陵台地生态区、北部平原生态区、东部滨海平原生态区、西部平原生态区、南部平原生态区、河网水域生态区、近岸海域生态区。此外《区划》将中山市生态功能区按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归类,分别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河网水域生态、农林产品提供、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区、重点城镇群、近岸海域污染控制。

南都记者从《区划》中的“中山市生态功能区类型统计表”中了解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有3个,面积共计79.26平方公里,占中山市国土面积4.44%;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8个,面积共计175.55平方公里,占中山市国土面积近一成;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5个,面积共计32.51平方公里;河网水域生态功能区11个,面积共计105.02平方公里;产品提供功能区13个,面积共计554.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共计250.33平方公里;两个城市副中心面积共计268.71平方公里;重点城镇群生态功能区14个,面积共计274.93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污染控制生态功能区2个,面积共计约42.7平方公里。

此外《区划》分析各类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特征、主要生态问题和保护方向。并提出从高度重视生态功能区划、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区划内容、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这四大方面入手,推进生态功能区划的实施。

统筹:南都记者王卫

采写:南都记者刘贤沛

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新闻推荐

关于《中山市民众镇浪网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规划成果的公告

《中山市民众镇浪网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规划成果业经中山市人民政府审批通过(中府函〔2019〕224号)。现将该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