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芦蔸鸡 翘首待端阳 “80后”拜师老艺人,让芦蔸鸡制作手艺焕发新活力
上山采芦蔸 去刺考功夫
端午节临近,许多镇区的市场内外多了芦蔸叶的清香。漂过水的叶片,油汪汪的展平了纤柔的身子,正等待一双双巧手将它们变成风味独具的粽子。孙帝乔撰写的《搭炉煨粽过端午》一文提到,不同的地区,粽壳采用的材料也不同,石岐周边村庄,民田地区的隆都(今沙溪、大涌一带)、得都(张家边一带)、四大都(南朗一带)、良都(南区一带)以及三乡小榄地区,人们多用芦蔸来裹粽。
和芦蔸粽同出一系的芦蔸鸡,也是以芦蔸叶为粽壳。尚古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小鱼,从去年起开始走进社区、学校,教授传统芦蔸粽、芦蔸鸡的制作方法。
“芦蔸分为山芦蔸和水芦蔸,一种长在山边,一种长在海边。”小鱼介绍说,两种芦蔸叶都长满尖刺,不同的是水芦蔸叶片更长,可达两三米。而中山人用来包粽的芦蔸叶,一般来自山芦蔸。
无论是制作芦蔸粽还是编织芦蔸鸡,首先要从加工粽叶做起。小鱼带着我们爬上屋后的山坡,她早在那里种着一片芦蔸树。芦蔸长势凶猛,像一团绽放的烟火,叶子呈喷射状,茂盛时期有一人高,外形与芦荟叶相似,却更单薄,质地坚韧,包起粽来不易破损。叶片从中间凹成一条褶皱,叶子的边缘和褶皱背面长满了小刺,因此新鲜采摘的芦蔸叶,首先便是去刺,中山人俗称“批簕”。小鱼左手戴手套,右手拿弯刀,小心翼翼刮掉叶片上的小刺。如果要用来包芦蔸粽,还需要将叶片卷起来扎紧,丢进开水里烫软,再用木棍压平。而编织芦蔸鸡,则用新鲜采摘的芦蔸叶即可。
走访老艺人还原老手艺
“鸡鸡鸡,芦蔸鸡,端午鸡。”外形似鸡的芦蔸鸡,制作工序比起芦蔸粽更为复杂。“80后”小鱼之前只是从长辈口中听说过芦蔸鸡,从未真正见过有人制作。为了还原芦蔸鸡的传统做法,她在朋友圈中发帖“寻人”。终于,通过朋友介绍,小鱼找到一位仍会编织它的老婆婆。“因为怕学不会,我们去了两个人,一个人学做身体,一个人学做脖子。”小鱼说,他们现场拍摄了视频回家练习多日,才掌握了技术。2018年端午节,小鱼和同事走进社区、村居,制作视频,开展了多场教学活动,让新老中山人重新认识这一民俗传统。
对于没有编织基础的人来说,想学习制作芦蔸鸡并非易事。小鱼向我们展示了制作芦蔸鸡的全过程:她把一米来长的新鲜芦蔸叶去刺、一分为二,再把一分为二的芦蔸叶沿中线切开(不能切到尽头),四条支叶以“井”字交叉在一起。用内里的两条分支交叉做出一个角后,重复操作三次,就有了三个棱角。把原先没切到尽头的一端切开,如同编制竹篮般进行对角编织,两三下功夫,一个芦蔸鸡的外壳就做好了。难点在制作芦蔸鸡圆柱形的脖子,要将四条芦蔸叶交叉使其形成圆形,再重复“井”字交叉法,做出头和嘴巴。编织芦蔸鸡从鸡“尾巴”开始,到鸡“脚”结束。
出去教学的时候,小鱼还会讲一讲芦蔸鸡背后的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物资匮乏,但每每离端午节尚有两三日时,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那时候孩子们少有玩具,大人们就变着花样以粽子给孩子们当玩具。除了芦蔸鸡,还有芦蔸鹅、龙等造型,孩子们提着“玩具”玩上一两天,就可以拆开食用。随着时间推移,懂得这些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动物形态的粽子也只剩下芦蔸鸡。
芦蔸叶不方便保存,小鱼便将芦蔸叶换成了彩色打包带。编织好的改良版“芦蔸鸡”,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6月7日端午节当天,小鱼和同事还将参与“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传统文化体验日活动,在市文化馆二楼活动厅现场免费教授传统芦蔸粽制作方法以及演示芦蔸鸡的编织方法。
如何制作
一只芦蔸鸡
1、先把新鲜芦蔸叶去刺、一分为二,再把一分为二的芦蔸叶沿中线切开(不能切到尽头);
2、四条支叶以“井”字交叉在一起,用内里的两条分支交叉做出一个角后,重复操作三次形成三个棱角;
3、把原先没切到尽头的一端切开,如同编制竹篮般进行对角编织;
4、用较长一端按照“井”字编织法往上编出鸡脖子,外面两条分支往里交错编出鸡头、内里两条分支交错编出鸡嘴;
5、剩下支叶对角编织,最后拉紧所有支叶,一只芦蔸鸡就完成了。
文/本报记者 唐益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东麒)5月30日下午,由市网信办指导、市网络文化协会举办的“2019年中山市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在电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