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周六见”回应市民关切 “中山人大”养成大V的别样路径

南方日报 2019-05-23 06:12

在市民反映前,中山市火炬区沿江路路面坑洼,一下雨就陷入泥泞。

在中山人大“回应市民”栏目介入后,沿江路路面恢复平整。

■基层撷英

在中山,一档由人大微信公号运营的栏目,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当地市民反映意见、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选择。

这个名为“回应市民”的栏目固定周六更新,并没有宏大叙事,对准的是市民留言反映的小事琐事,通过镇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跟进督办,督促职能部门回应。虽然上线还不到一年,但每期阅读量却稳定在万人以上。

“有图有真相”是不少网民的评价。除了办理结果之外,大量办理中实地调研、开会协商的照片,使得市民普遍对答复信服。

从去年6月上线至今,“回应市民”栏目共推出56期,回应解决民生民计问题647件,既没有关注度高的政策发布,也没有标题党吸引眼球、或是心灵鸡汤的灌输,通过回应市民关切,做实问题解决,“中山人大”微信公号粉丝长期稳定在50万以上,稳居全国人大系统微信公号的榜首,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大V之路。

这些直接来自于市民的民生小事,也让当地的人大工作者掌握了大量来自基层的一手材料。在他们看来,今后找准人大履职重心更有支撑更有底气,也为激活基层人大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聚焦公共利益的共性诉求

“网友反响远远超过预期”

2017年9月开立的中山人大公号虽然在政务微信公号中是“后来者”,但依靠中山各级人大及代表的积极推广,在短短的数月里便积累了数十万的粉丝。

“政务公号的通病是持续吸引力不够,特别是许多人大的公号只有人大自己的人看,陷入了自循环。”公号的运营者坦言,在初期动员行政力量快速积累粉丝后,他们便发现,仅仅依托新闻动态的日常更新,即使革新表达方式,也难以增强粉丝的黏性。

抢占新媒体阵地之后,乍看庞大的粉丝群如何避免成为“僵尸粉”,中山人大开始摸索通过栏目创新,尽快实现与粉丝的互动。

另一方面,广东省加快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后,各地代表联络站随之全面铺开,如何用好联络站,进一步密切驻站代表与社区群众之间的联系,成为摆在地市人大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这对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均为直接选举产生的中山而言,更显突出。

灵感来自去年6月一次对儿童公园的调研信息,许多网友留言说:自己家门前啥时候建公园?惊讶于这么多呼声,中山人大尝试通过镇区人大了解有关情况,并进行统一回复,披露了一些镇区在公园建设方面的进展。

“没想到,网友的反响异常热烈,远远超过此前的预期。”这坚定了中山人大探索的方向,几天后,“回应市民”栏目开张,对外承诺是“凡是市民留言,要求解决的民生民计问题,将尽力进行回应”。

但刚推出的探索,马上遇到了阻力。担子势必更重的职能部门抱着戒备心理,“他们觉得自己平时的工作任务已经很重,人大管这管那,管得太多太强势。”

对于镇街而言,中山市镇两级区划的独特行政体制赋予镇街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较大的自主权,“镇里觉得自己的权力很大,资源配置很方便,一方面他们很活,容易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对于人大提出的事,他们有时候觉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并不太放在心上。”

而一些镇区人大也顾虑重重,在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唐颖看来,县乡人大工作推开后,实际上对镇人大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开展有效的监督,镇区人大反应还没那么快,能力还没那么强,有点招架不住,显得战战兢兢。”

为了破除这些阻力,中山人大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对回应的事项作出筛选,“聚焦合理合法且具有共性的诉求,不具体回应涉及个人利益的纠纷或是信访投诉,以及适宜司法解决的事。主要还是关系公共利益、有关部门能办应办的事。”

刚开始便积极参与的镇区,也对那些有顾虑的镇区形成了压力。对于那些没有答复的镇区,不少网友甚至在留言中进行刷屏式“点名”呼喊,几天后,这些被“点名”的镇区也开始主动要求参与。

市民人大双重监督

“不能由职能部门一家说了算”

每到周六,公号的一些活跃粉丝便会守候“回应市民”栏目的发布。从设立至今,栏目一直遵循着严格的时限要求,原则上要求一周内回复。

相较于一般的政务服务热线,这样的要求显得比较严苛。一周内能否得到实质性的回复?

“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求一周内真正切实解决;列入计划安排的,要公开工作进展;短时内无法解决的,也要说明工作计划和安排”。公号运营者表示,从网友实际提问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问题是有关部门与市民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及时发布信息,做好解疑释惑就可以解决。

对于镇区的职能部门而言,一旦就市民反映事项作出回应、亮出“承诺”后,就要接受市民和人大的双重监督。

去年8月,有网友反映中山火炬区沿江路路面坑洼,曾在半年内造成多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呼吁路政部门尽快处理。承办单位区住建局调查后发现,受台风及过往重型车辆影响,装载散体物料洒漏,造成多个路段路面损毁严重。

一周后,住建局很快明确解决办法,表态将安排市政维护单位进场对路面“病害”进行维修,同时协调加强对沿江路沿线砂石场及超载车辆的管理。

但到了同年11月,有网民继续追问,路面整修迟迟不见动静。监测到相关信息后,中山人大迅速将事项转办给火炬区人大工委。

为了加强督促力度、加快工程进度,此次中山人大要求,由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监督问题的解决和跟踪落实,对办理问题进行核实并提出意见建议。

在代表的跟进督办下,考虑到相关工程程序比较繁琐、耗时较长,住建局先行用沥青材料进行临时修补,同时进行现场警示,督促保洁单位加强砂石清扫。

“既然人大参与了,具体怎么办,并不能由职能部门一家说了算。”驻站人大代表侯洁平介入后,多次到沿江路查看,监督修缮工程进度。在调研过程中,侯洁平还收到了其他群众提出的意见,“希望增加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和摄像头,避免修路期间因缺乏交通管制、堵塞严重而造成小事故不断。”

这一诉求向交警部门反映后得到积极回应,不仅协调增加信号灯及监控摄像头,还推动按新国标建设交通信号灯,并对原有信号灯安装监控设施,实现信号灯、监控全覆盖。

今年1月上旬,临时修缮工程完工,原本坑洼泥泞的道路得到平整修复。如今,这一路段已明确为大修项目,计划投入2800万元,将改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困扰沿线企业、居民出行不便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群众“派单”破题乡镇人大履职

“高手在民间,拜人民为师”

“解决群众的所困所急,可以找党委政府,为什么要找人大?”

中山人大公号开设“回应市民”栏目之初,也有不少人曾质疑:现在信访反馈效率越来越高,政府服务热线越来越便捷,汇民声、解民忧的平台可谓不少,人大再开辟一块新阵地,有什么独特价值和意义?

如今,这种质疑的声音消退不少。平均每期超过2万的阅读量,踊跃不断的留言,既印证了群众利用栏目反映问题的高涨热情,也推动栏目成为当地回应群众意见最快捷有效的网络平台,“最多的留言能达到2000多条”。

“群众能够提出意见,就是信任你,如果觉得没用,压根不搭理你。”唐颖认为,群众通过人大平台下单,既是多了一个反映民意的渠道,但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渠道。

人大的协调监督和人大代表的介入,是“回应市民”栏目与其他反映民意平台最大的不同。一方面,人大对职能部门的交办机制,形成有效制约,增强了办理答复的刚性;另一方面,人大代表以相对超脱的身份,跟进办理全流程,根据实地调研发表独立意见,成为职能部门与群众之间沟通的纽带,在无形中增添了平台的公信力。

从原来被动在联络站里接访群众,驻站代表更多变为走访,就栏目反映的问题主动出击,倾听群众呼声。中山市人大代表、中山火炬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股股长叶羞花在收到“回应市民”栏目的线索后,曾先后就“公交站垃圾桶设置”和“卫生站公交线路停靠”问题开展调研、走访群众。

试水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诉求真正得到重视和回应,让越来越多的网友主动询问起代表“下站”的时间。为此,中山人大特意整理并公布24个镇区代表接待的时间、地点。

由于缺乏实际有效的手段方式,乡镇人大闭会期间的履职一直比较薄弱。而“回应市民”栏目开立后,源源不断“派单”汇集的民意为乡镇人大实现常态化履职提供了一些材料。

“高手在民间,拜人民为师。”唐颖认为,网友反映的问题可以为基层人大履职提供新鲜课题,“引导人大应当关注哪些方面、从哪里用力,为乡镇人大摸准基层脉搏、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切口。”

可挖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在近一年收集到的数万条留言中,涉及市政、城管、教育、医疗等民生类意见占到96%以上,如何利用好这一丰富的民意宝库?公号运营者透露,近期将进行深度数据分析,将问题分门别类,对其中高频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在市人大层面组织代表与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建立起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期待形成“治未病”的功能,提升社会微治理能力。

这一联动已经引入到中山人大工作部署与决策中,纳入今年立法计划的未成年人托管服务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及计划推进的养犬管理立法,都与栏目中市民留言反映的意见有一定关系。

新闻推荐

高血压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医生提醒 成年人须坚持 定期检测血压

在刚去过不久的“世界高血压日”,把今年的主题定为“18岁以上知血压”。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中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