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慈善总会举行专题培训,为公益团队如何提升项目成效支招 “送服务”不如“送习惯”“送能力”
由市民政局指导、市慈善总会主办的“专业社工全民义工”试点工作5月14日、16日分别开展了专题培训。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副会长丁美芳带来的《项目成效的总结和提炼》课程吸引社工机构和志愿团体近200名学员参与。丁美芳认为,一个好的项目非着眼于“服务了多少人”,而是“影响或改变了多少人”。
本报记者 徐钧钻
●好的服务项目要带来人的改变
讲座刚开始,一部20分钟的专题片《被捆绑的人生》引起所有人的思考。
故事发生在台湾地区的一所敬老院。第一个镜头就是,部分护工贴着黏糊糊的纸尿片在工作叫苦不迭,部分护工则被绑手绑脚在床板滚动,还有的护工被定格在轮椅上,推在走廊一边只能看着窗外……原来这是该敬老院负责人实施改革前做的一个工作坊。
“过去我们的照顾者总以为老人控制不住大小二便,粗暴地给她们戴上尿布方便管理,不用清扫。不少家属反映,老人到养老院后,能力越来越退步。”这名负责人为老人解绑的第一步将“矛头”对准了老人的照顾者——护工,让他们感受被尿布捆绑的不适感,改变他们简单粗暴的照顾方式。
有了护工配合,院方通过改善老人家的饮食结构,还每天组织老人定时排便,使用助行器唤醒部分半失能老人的行动能力,不但让老人脱掉尿布,不少曾经卧床的老人能力也提升了。
丁美芳告诉记者,她曾在中山、佛山甚至广州督导公益项目,不少社工直接把“开展多少社区活动,建立了多少社区小组,服务了多少人次”作项目成效。“这仅仅是考核指标,我认为并非成效。”
丁美芳以专题片的敬老院项目举例,社工要回答项目服务什么人、改变了什么。服务对象是否达到了行动能力的提升,或生活品质的改善,或自我认识的改变。而再从这个目标倒推,项目的每个实施步骤,是否有效地服务于想要达到的效果,“这才应该是开展公益项目管理的逻辑路径!”
●好的社工要做好撤队的准备
“往往致力于改变服务对象的自主意识的项目,才能够运作得更持久。”丁美芳在研究生时期曾作为学生到云南省的贫困山区开展服务。刚到当地时,居民的卫生条件很差。一锅玉米粥从早上吃到晚上,苍蝇横飞。全村没有一个像样的厕所,妇女的寿命普遍较低。
前期调研后,丁美芳和团队的“扶贫”方向从改变她们的卫生习惯开始。通过开展卫生知识讲座等工作坊,培养社区志愿者,当山区居民建立了卫生常识后,动员她们筹资开展厕所革命,还链接了县区的卫生机构为当地妇女以公益价进行定期“妇检”。每6个鸡蛋就可以换一个年度的妇女检查。如今过去了十几年,项目还在当地运作着。
“在专业社工、全民义工构架中,社工必须从一个包办的直接服务者跳出来,当一名促进者、使能者、引导者。”丁美芳认为,社工不应也不可能长期驻扎在同一个社区。社工要做好撤队的准备,就必须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步步营造互助友爱的社区氛围,或影响身边的一群人,通过这群人从事志愿服务提供恒常的社区服务;也可以通过赋能,提升服务对象的思维转变或能力的提升,带来自我造血、自我服务的能力和项目。
“这往往是公益基金会或政府愿意看到的成效。”丁美芳说。丁美芳期待,中山通过“专业社工全民义工”持续实施,能够带来一批优秀的项目,给予其他城市可推广的经验、可复制的模式。
新闻推荐
市区部分公园出入口缺失无障碍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