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耕工具到水上趣味运动 市级非遗“民众扒禾桶”转型复活
卢培林手持一把一米多长的大木锯,赤脚站在锯木台上锯木材。杉木是制造扒禾桶的主要原材料。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
“五一”假期将至,民众镇内多个生态农场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迎接客流高峰的节目,其中就包括扒禾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禾桶曾是新平村等民众镇地区农户必备的农业生产工具。农闲时,人们坐上禾桶,划行在田间河涌,扒禾桶逐渐成为当地农民一项休闲活动。随着农业生产设备升级,禾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近年来,消失的禾桶和扒禾桶运动与生态旅游业结合,焕发生机。去年底,“民众扒禾桶”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入选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禾桶背后的时代印记和地区文化属性有望得到挖掘和彰显。
从农闲休闲到全民健身运动
在民众镇和周边生态特色旅游项目的推广下,扒禾桶运动的知名度正在提升,消失多时的禾桶又重现在人们的眼前。
扒禾桶起源于水乡群众的出行方式以及农闲时候自娱自乐的传统体育活动。在民众镇,这种特别的水上运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出现。“扒禾桶没有严格的场地要求,但一般多在水稻田旁的河涌、水塘等地进行。”中山市民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高汝强表示,加入竞技元素后,民众扒禾桶运动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比赛规则以及动作要求。民众扒禾桶采取小组赛形式进行,并分男女组别,每3人一组,参赛者需在50米的赛道上完成一个来回的赛程,用时最短者获胜。
扒禾桶对于参赛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考验参赛者的平衡力和爆发力。扒禾桶时,参赛者在禾桶中取跪姿,调整平衡,大腿靠在禾桶两侧、双脚撑于禾桶后部以固定身体。比赛时,参赛者双手持桨,向前推进。划水也有讲究,参赛者需以垂直水面的角度下桨划水,增大桨与水的接触面,才能获得更大推动力。
扒禾桶独特的外形和运动姿势引来外界关注,而相对宽松的场地要求和易得的比赛用具,让扒禾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群众的健身运动。“对于当地民众而言,扒禾桶不仅仅是运动,它更是地方文化的印记和人们精神的寄托。”高汝强表示,扒禾桶是民众镇低沙田地区开发和水乡生产生活的重要样本,也是民众群众精神面貌的反映。为保护及推广扒禾桶这项传统技艺,民众镇将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系统开发,同时,已将其作为每年全镇水乡运动会的竞技项目之一,发动群众关注和参与。
趣味背后的地方文化有待挖掘与保护
天气放晴,民众镇新平村何五顷西路河涌边上,年过八旬的卢培林在家门口又忙碌起来。手持一把一米多长的大木锯,赤脚站在锯木台上的一段香樟木上,卢培林上下拉动木锯。不一会,锯子深陷木中,木屑散落地上,一股樟木香味弥漫四周。与木为友一甲子,卢培林已将木工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家门口一个木亭子是他近年来的得意之作,孙子们的玩具中也不乏他的作品。
卢培林是新平村中的老木匠,也是村中如今为数不多懂得制作传统禾桶的工匠。随着扒禾桶运动热度提升,其背后的禾桶制作技艺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上世纪50年代,卢培林师从村中木工老师傅,并在其介绍下,进入村中船厂工作,成为一名木匠。“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2-3个木匠,能当上(木匠)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新平村位于民众镇东北部,村中水网密布,大小河涌10多条,是典型的沙田水乡。水稻种植和水产采集养殖曾是村中的主要产业,木工则是当时重要的职业,禾桶、船只、家具等农作工具和生活用品多是木制品。
回想起当年木匠的“黄金时期”,卢培林更加健谈。禾桶是卢培林入行不久后就从事制造的农耕工具。“2天造一个,当时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一个,多的一家有两三个。”只见他从田边杂物房中抱出一个长1米多,深约半米的禾桶,向记者讲述其禾桶的过去和制造技巧。
禾桶是用于打稻脱粒的木桶,用杉木板拼接而成,桶身内部顶端和中部分别有两个对称的小台阶。卢培林表示,这是用于放置“禾梯”的设置,使用时,使用者将禾穗打在桶中斜放着的“禾梯”上,稻谷由此脱落在桶中。
使用禾桶的热潮仅维持了数年。据卢培林介绍,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随着打禾机等机械化工具的出现,禾桶逐渐被淘汰,村中也再无人找他制造禾桶。“现在说得出"禾桶"二字的年轻人都不多了,更不用说怎么用。”
卢培林曾尝试将禾桶和其他木工技艺传给儿子,但由于儿子认为“挣不了钱”而放弃。“现在只要有人想学我都愿意教。”卢培林一边说,一边挪动着一个放置多年桶底已出现破洞的禾桶,他犹豫着是否对其进行修复。
事实上,针对卢培林等老艺人,民众镇正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带徒传艺的作用。高汝强表示,民众镇在推动“民众扒禾桶”传统技艺的同时,还计划引导和鼓励老艺人通过开设技艺工作室等方式传承技艺。
■记者观察
为乡村振兴
注入“乡魂”
村中水网交集,民居沿河而建,船只不时穿梭其中……走在民众镇新平村,满眼水乡风光。新平村是民众镇典型的水乡村庄,村中留下不少因水而兴的印记。除了扒禾桶等传统活动,村中还拥有一处百年水上老墟,这里曾是周边村落的小型商贸中心,上世纪20年代,广州番禺万顷沙和周边村落群众都到此赶圩。
无论是扒禾桶还是百年老墟,都是新平村历史发展的缩影,寄托着一方水土的精神和文化。走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新平村人对乡土文化充满感情。老木匠卢培林仍每天坚持做木工,而离他家不远处,年近六十的同村人卢仲明用另一种方式怀念水乡的过去。新平村何五顷西路21号是卢仲明父亲的旧居,卢仲明在这里建起了一个水乡文化物件私人收藏馆。鱼箩、鱼叉、鱼桶、鸡公碗……馆中陈列着各种造型特别的物件。前后经历20年,卢仲明走遍民众镇和周边村落,收集了过千件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用品和农具旧物。他坦言,收藏旧物品既是爱好,也是使命,一句“再不整理就没有了”透露出他对本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忧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文化也被置于重要位置。在中山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本土文化受到冲击,如何有效挖掘和创新传承发展乡村本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乡魂”应是中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课题。值得肯定的是,中山正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和利用乡土特色文化资源,其中就包括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中山市文化部门在全市各个镇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挖掘工作,梳理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习俗等3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对其进行了资料记录整理、申报保护,“中山咸水歌”“南朗崖口飘色”“民众扒禾桶”等传统技艺先后被列入了国家级或省市级保护名录。这些非遗文化根植中山乡土,生动地展示了中山乡村文明的风貌。
文化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动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注重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不断赋予乡土文化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乡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
通讯员康雪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倩)记者昨日从中山市多个旅游景区获悉,“五一”期间,各景区将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吸引游客。记者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