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教师鲍玉瑛19岁师范毕业站上讲台,76岁才离开教育线 57年钟情教育 教完孩子教家长
▼在职37年坚守教育一线
“我是1959年从天津师范转学到中山师范,1960年毕业后就开始在南朗翠亨小学任教。”日前,鲍玉瑛在退休后的工作阵地——中山市空中家长学校办公室内,向记者讲述她的教育生涯。因家庭原因,出生于中山的鲍玉瑛,跟着叔叔北上到天津求学,并在那里度过了9年学生时光。1959年,鲍玉瑛在中专二年级时,转学回到中山,成为中山师范学生。一年后,她正式从学校毕业,分配至南朗翠亨小学任教。
鲍玉瑛回忆说,得益于北上天津求学时练就的一口流利普通话,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上世纪60年代,在中山会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教师并不多,所以学校有公开课就让我去上。”1972年,同样得益于同时掌握国语和粤语,鲍玉瑛被调至南朗教办担任教研员和辅导员,自此开启了骑车到20多所村小学听课调研的工作。
▼退休只是工作的新起点
1997年,鲍玉瑛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但这只是她另一段教育生涯的起点。刚退休没多久,她就被返聘到北区教办,2年后开始在张溪郑二小学担任顾问。“其实做顾问不一定要每天上班,但我还是每天都去听课和评课,不时给家长开设家教讲座。”鲍玉瑛乐在其中。
2006年,当时的市教育局开设空中家长学校,邀请鲍玉瑛等39位特聘专家提供家庭教育的咨询服务。尽管工作的对象从学生老师换成了家长,但多年来的经验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积累让鲍玉瑛感觉轻松上手。在空中家长学校的办公室内,几个并列的大书柜装满了与教育相关的书籍,“如果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查查书,当场充电再给他们解答。”
2015年,一名母亲通过空中家长学校平台向鲍玉瑛求助,称其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存在厌世心态。鲍玉瑛试着从感恩的角度开解孩子:“你是独生女,如果你想不开或者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对父母来说是个多大的打击呀?”,另一方面,她建议父母多在与孩子的沟通上下功夫:“她正处在叛逆期,不能过度地关爱和管教。”在此之后,鲍玉瑛不时打电话回访这对母女。升上初中后,这孩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在空中家长学校工作期间,鲍玉瑛通过网络、电话、来访等形式,帮助很多家长和孩子解决类似的家庭教育问题。此外,她还加入了家庭教育教师团,每周到镇区给家长们做家教讲座,一坚持又是十余年。
▼身为人师应保持终身学习
“我这辈子就是对教育情有独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从来都不会觉得辛苦。”在采访过程中,鲍玉瑛不止一次表达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了对得起这份热爱,鲍玉瑛多年来一直坚持给自己“充电”。
南朗教办时期,从教师到教研员和辅导员的身份转变,让鲍玉瑛逐渐发觉中专师范学历不太够用。从1980年开始,她抽出课余时间前往中山教师进修学校“充电”。4年后,她顺利获得了大专文凭。
调到市教育局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鲍玉瑛得知小学教研员可以申请小学系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此前中山市内并没有先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报后,1996年她成为全市首位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小学教师。
“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比以前要难教。”鲍玉瑛说,为了不落后于时代,她一直鼓励自己接触新鲜事物。退休前几年,电脑仍未普及开来,但她主动向单位同事请教,早早就掌握了电脑知识;退休后至今,她仍旧坚持每周到老干大学学习英语……教育就是一个充电、蓄电、放电的过程,不学习确实追不上这个时代。
文/本报记者 唐益 实习生卢泓宇图/本报记者 文波
新闻推荐
中山市画家唐海燕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写实又写意 线描显功力
唐海燕和她的《岁月如歌》。日前,记者从中国美术家协会获悉,今年由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的全国第五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