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带领学生团队穿大街走小巷,观察小型都市公共空间里的社会生活并拍摄系列纪录片 向普通市民学习设计
本报记者 李玮玮 见习记者 陈伟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以纪录片为“眼”观察社会
钟虹滨主要从事景观与公共空间教学与研究,还曾于2007年在丹麦皇家建筑学院公共空间研究中心当访问学者。2014年到2016年期间,钟虹滨主持开展一项教育部的国际交流项目,与十多位国外学者教授合作,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钟虹滨萌生了探究“人民的空间”的念头。
2017年,钟虹滨和她的学生迈出了第一步,尝试通过观察、测量、访谈、拍摄、记录、绘图、实验,以及持续一周的全天观察的方法,对小型公共空间进行观察和再创造,观察的重点在于发现不同的人、人与街道和空间的关系、人与人的交往、人的生存智慧等。
伴随着颇具穿透力的吆喝声和缓慢的步履,一段关于“流动小百货”的纪录片诞生了。这是其中一个学生调研团队的调查对象,是一位推着手推车叫卖了二十多年的阿姨。阿姨的小推车充满了智慧,车身双层设计,共有63类1294个商品,是名副其实的“流动小百货”。
每个调研团队关注的群体和空间都不同,有些关注的是长沙人每天早上都会做的一件事“嗦粉”,一个很热闹的早餐店老板娘智慧地用一大一小两张塑料凳,一张为台、一张为座,解决了桌椅的问题;有的则关注长沙人将五颜六色的被子拿出来“晾晒”的“公共艺术”;有的关注夜市和午夜街头直播;有的则体验街头农民工的生活。
鼓励学生走入“人民的生活”做设计
钟虹滨介绍,学生的调查并不顺利,在调查“流动小百货”时,学生们被阿姨误解为城管人员,非常抵触。学生们发现偷拍不是办法,唯有诚心诚意与阿姨解释,最终取得信任,调查才得以继续。
“我常常和学生们说,如果调查对象能邀请你进他家里吃饭,那就真的是打成一片了。”在“陪护厨房”“流动小百货”“农民工的生活”几个项目中,学生们都受邀去吃饭,“我也参加了其中一个生日活动。”
在钟虹滨看来,每一次调研学生都会遇到问题,但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行动,学生们才能更好发现人民的智慧,培养同理心、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计能力。这次社会观察实践,把学生从象牙塔带入了现实生活。
“人民才是真正的设计师,好的设计都是从现实观察中学到,不了解人们的生活,就做不出最适用的设计。”钟虹滨说。
新闻推荐
石岐区总结调解经验编印《人民调解手册》 说身边事育身边人助力基层矛盾化解
本报讯(记者张房耿通讯员陈娟)记者4月12日从市司法局了解到,由石岐司法所编印的《中山市石岐区人民调解工作手册》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