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清明,心理从业者提醒子女 祭祖前后注意疏导长者焦虑情绪

中山商报 2019-04-10 03:36

历时1个月的清明祭祖期,上周五起拉开帷幕。在心理从业者看来,这个时节及相应的祭祖行为,促使人们思考“生老病死”这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尤其是长者,因恐惧死亡引发的焦虑情绪,尤其需要子女和孙辈通过恰当方法去疏解。对此,年轻读者该怎样做?

本报记者 范展颢

■子女长期不在身边 同辈离世让老太寝食难安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节尤其让国人勾起对逝者的回忆和思念。”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定芬对去年4月接到的一个案例,印象尤其深刻。

现年77岁的魏老太家住中山市东区,两名子女分别定居在上海和海外。平日,长辈和子女难得在中山团聚。

周定芬回忆说:“去年4月底,魏老太的亲属感觉到其情绪很不对劲。亲属以找个年轻人聊聊的名义,带着魏老太找我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和处置措施。”

魏老太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始于2017年底,在2018年清明节逐步达到顶峰。据介绍,2017年底,魏老太的弟弟因病去世。翌年清明节前夕,老人家跟随亲属去“拜新山”,这段经历让魏老太觉得特别不舒服,寝食难安。

周定芬说:“经过专业引导,魏老太的心结逐渐浮出水面。弟弟去世后,魏老太老是想着同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时日无多了。”

■恐惧死亡是正常现象

长者更关注生老病死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普通人群关注生老病死、恐惧死亡,是很正常的本能现象,不必刻意回避。”周定芬分析说,未成年人到了7—8岁,“早熟”的孩子甚至在5—6岁,就会对“死亡”二字有了粗浅的认识。到了青少年时代,普通人群对死亡的恐惧达到第一个顶峰,会思考“我还那么年轻,如果突然离开人世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周定芬告诉记者:“普通人群到了成年阶段,对生老病死的关注程度反而会降低。学习和工作覆盖了大家的日常时段,对大部分人而言,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这类沉重话题。”

然而,人们进入退休阶段,乃至进入70岁、80岁的高龄,“恐惧死亡”的频率和程度又将提升。

■对策1:

恐惧无法化解,但可尝试疏解

“清明时节祭祖,是一种生者与逝者的对话。”周定芬告诉记者:“长者恐惧死亡,这个问题无法化解,但有可能疏解,舒缓他们的负面情绪和压力。”

如果子女在长者身边,周定芬给出了以下建议:“做子女的多关心长者的生活,定期拉拉家常。年轻夫妇生了娃,让长者带带孙辈,多跟孩子玩,让快乐覆盖恐惧情绪。总而言之,不要让长者有太多的独处时间。”

■对策2:

分散注意力,培养广泛兴趣

周定芬表示,子女不在身边,长者持续思考生老病死,是比较棘手的心理问题。

对此,周定芬建议说:“对于这类长者,分散注意力、发展广泛兴趣是对策。例如,子女一定要多跟长者打电话、聊微信,持续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此外,多跟同龄人出去玩,也是让长者分散注意力的好办法。”

周定芬强调说:“老夫妇年纪大了,甚至丧偶,没精力频繁外出,一个人在家独处也要发展一下兴趣,让自己闲不下来,疏解恐惧死亡等负面情绪。建议在外打拼的子女,协助长者在家执行一套结构化量表计划,用看书、写字、养花、上网、养宠物、看电视等节目,将日子填满。”

新闻推荐

中山市人大代表黄月红: 扎根社区 听民声传民意

黄月红黄月红是竹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已当选过两届市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和社区工作的双层身份,让她一直扎根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