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援藏展览馆近日揭幕 展出中山援藏干部日记和大衣
本报讯(记者 黄启艳 通讯员 张涛)4月1日,全国援藏展览馆在西藏林芝市鲁朗小镇揭幕,以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详细介绍了17个省区市20年来的援藏成果和先进事迹。展览馆收藏和展览了中山援藏干部王超刚的两件实物——一本工作日记和一件军大衣。它们既是中山援藏干部不畏艰难、高度负责的体现,也是中山人以博爱情怀促粤藏相亲的见证。
工作日记和大衣的主人是中山援藏工作组组长、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委常务副书记王超刚。2016年7月18日,作为广东省第八批援藏队成员,中山8位援藏干部来到了工布江达县,这是中山市首次作为组长单位牵头对口支援。
工布江达县平均海拔36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65%,是广东省历批援藏海拔最高的驻县工作点。从中山来到高原,呼吸着稀薄的空气,做着“5+2”“白+黑”的工作,这是每一位援藏干部的工作常态。每位干部在当地主要岗位有任职,既要做好履职,又要负责跟进中山援藏项目,追落地、抓进度,促成效。此外,中山和工布江达两地的沟通联系,也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我们已形成了白天上当地的班,晚上干援藏的活,周末和节假日下工地的工作节奏。”王超刚说。
进藏以来,王超刚和同事们在繁忙的工作里坚持写工作日记或日志,这既可以对工作进行总结,也可以做梳理和反省,查漏补缺,方便更好地开展工作。近3年来,王超刚已经积攒了厚厚的6本工作日记。在一篇日记里王超刚写道:“四点半醒来,头脑飞舞神游,高原反应让睡觉成为奢侈品,昏昏沉沉,干脆起来写日记,写散文,至六点半躺床上静待,动动身泡茶,心脏都跳得厉害。”
军大衣也几乎是每一位援藏干部的“标配”,由于既能穿又能在伏案时裹腿,在高、寒、远的雪域高原,是极好的御寒“帮手”。恶劣的高原气候,锻炼了援藏干部的意志,激发了中山援藏干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奉献精神。
近三年来,援藏工作组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和“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传统,在西藏林芝市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城,回应当地群众的迫切需求,克服重重困难,有效推动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感情援藏、社会援藏,配合全县实施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工布江达县已于2018年9月全县脱贫),促进粤藏相亲、民族团结, 赢得了本县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称赞,也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高度评价。
“雪域三载,但荐铁肩担使命;家国一身,惟愿初心洒高原。”王超刚在一篇心得日记里说出了中山援藏干部们的心声。
新闻推荐
扫一扫看更多中山人大微信公众号,重视市民关切。凡是市民留言要求解决的民生民计问题,中山人大微信公众号都固定在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