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向“加班族”建言 作息无法做到规律 也别让生物钟紊乱

中山日报 2019-04-03 05:57

3月上旬,江苏苏州桃源派出所见习民警钮天成,因连续加班过度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22岁。在你我身边,相当数量的“上班族”同时也是“加班族”,规律工作、规律休息对他们而言是奢望。对此,中山市心理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陈施雅提醒说:“作息再不规律,也尽量别让自己的生物钟混乱。”

●白天“回笼觉”有用吗?

◎心理治疗师:其实没啥用

“你我身边,很容易找到一批作息无法做到规律的朋友。”陈施雅告诉记者,“例如医生、护士、警察等职业,经常碰到24小时、36小时连续值班,事后补休一天;还有部分公司职员或产业工人,加班至凌晨,甚至第二天照常上班。”

这位心理治疗师列举数据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31.2%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睡眠问题;81%的国人睡眠时间不足;有失眠经历的国人,比例高达16.8%,且上升趋势明显;56.2%的失眠人士,“缺觉”原因与工作压力相关。

据介绍,失眠不是小事,给当事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将带来严重危害。失眠者往往会出现白天疲劳、全身不适、情绪低落、遇事烦躁、记忆力变差、注意力涣散、反应变慢、认知损害等问题,长期失眠还将损害当事人的社交或职业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影响个人的行为操作、判断和应激反应的能力,进而容易诱发事故。

陈施雅强调:“长期失眠,还将显著增加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对此,“加班族”在下班后,让长时间的睡眠填充整个休息时间,例如白天睡一个昏天黑地的“回笼觉”,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帮助?

陈施雅明确指出:“这种做法其实没啥用。”

她解释说:“作息无法做到规律,在此基础上更不要让自己的生物钟变得紊乱。简单地说,首先,在合适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白天做事,夜里休息。其次,在休息时间,更要注意保持高质量睡眠。”

陈施雅指出,白天的“回笼觉”睡得再久,当事人起床后依旧会头晕脑涨、精神萎靡、浑身乏力、心慌、气促,甚至血压下降。到了晚上,人反而变精神,更睡不着,长期下去,生物钟将彻底紊乱。

●“加班族”该怎么办?

◎深度睡眠留晚上,尝试“心境模拟法”

对于经常遇到24小时、36小时连续工作状况的市民,陈施雅给出了以下建议。

白天回家后,千万别急着睡觉。趁着白天,外出晒晒太阳,做一些自己身体能支撑的有氧运动,利用阳光来调节生物钟的班次转换,维持身体节律。中午可午睡,时长在30—40分钟,不可变成长时间的“回笼觉”。进入夜间,身体一旦有睡意,放下手头杂务,立即入睡,争取达到深度睡眠。

对于长时间加班,次日继续工作的市民,陈施雅又有不同的建议。

她说:“结束工作,深夜回到家里,不要马上强迫自己入睡。此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当事人很难入睡;建议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放松,再去睡觉。”陈施雅建议:当事人躺在床上无法入睡,可采用心理学上的“心境模拟法”去排解焦虑。具体做法是,扔掉手机,想象自己将一天所有的焦虑放进一个肥皂泡,看着肥皂泡越飘越远;抛开所有烦恼,幻想自己身处椰林树影、水清沙细的海滩,缓缓呼吸,放松身心,进而顺应困意,放松入睡。

本报记者 范展颢 通讯员 朱晓翠

新闻推荐

富逸长江北商住小区(一、二、三期)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公示

中开规示[2019]3号中山市富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向我局申请变更富逸长江北商住小区(一、二、三期)项目(地址:中山市火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