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人才培训班走进坦洲, 解惑商住小区治理 激活社区“小细胞” 重建熟人网络
陈亚辉认为, 可通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突出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重建邻里关系的熟人网络,让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减压阀和润滑剂。
文/图
本报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廖先勇
●社区“小细胞”激发大活力
既有详实的理论和数据,也不乏生动的案例。陈亚辉在讲座中讲起2年前的一件身边事。
2017年5月8日,坦洲镇丽珠花园业主杨某(女)因领取充值物业卡的过程中与保安赵某发生言语冲突,双方来到物管处进行评理。过程中,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进而演化至肢体冲突。这一过程被小区监控、居民手机录下。杨某来到坦洲镇妇女维权分站求助。原来,杨某提出的“赔偿1.5万元、办理出院结算3000元”的诉求没有得到物业同意,保安赵先生及其供职物业公司建议循法律途径解决。
坦洲镇妇女维权分站的社工获知情况后,按照先处理情绪再处理纠纷的办法,给杨女士及时的情绪疏导和相应的生活照顾。等杨某从这件事跳出来,冷静地从一个旁观者去看待这件事情,社工为杨某寻求司法求助。很快杨某调整了自己的赔偿预期,与物业达成了和解。
而就附近另一个小区,冲突的角色却调转了。安业主聚会喝醉酒后回家,在小区大门口,因门禁栏杆开关失灵问题与值班保安发生冲突,保安被打伤导致鼻子大量出血。报警处理后,安业主被拘留10天。可被打保安并不满意该处理结果,计划通过法律途径起诉。
会址设在该小区的坦洲镇健身操协会得知情况后,积极商讨方案,发挥协会在小区的影响力。一方面,以“小区是一家”的理念去走访受伤保安、小区物业,劝导物业和气工作;另一方面,志愿者多次走到当天醉酒的安业主家中,和他一起分析事情利害和商量弥补方案。安业主最后同意健身操协会为其拟定的赔偿及道歉方案,成功“化干戈为玉帛”。
陈亚辉点评到,新型商住小区有别于村落、计划经济时代的员工宿舍,是一种不以亲缘关系、学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基于共同家园建设的新型文化认同。需要从共同兴趣爱好、亲子活动、公益活动等小区的共同需求出发,重建社区的熟人关系。类似坦洲镇妇女维权分站、坦洲镇健身操协会等新型的社区社会组织就是如此。通过这些组织中的社工、志愿者粘合和调节,不仅可以释放出巨大活力,还可以在关键时候成为大家都信服的“和事老”。
●社区协同更需“热心肠”带动
如何成立业委会也是当天讨论的热点话题。
锦绣阳光花园1-8期委员会主任朱明海,动情地与大家分享了其业委会成立前后的辛酸,在场的同行和街坊不时报以阵阵掌声。
业委会成立需要双过半,即“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可对锦绣阳光这一个近万户的小区来讲,“双过半”不是一个小工程,这需要一群“眼睛亮、耳朵尖、心肠热、脑袋清”的带头人。经过几次失败后,从黑龙江退休后随子女定居坦洲的朱明海实在看不过眼了。
朱明海认为,业委会发起人不能是一些“狗肚鸡肠”的人,为了反对现有物业而私下谋算个人利益的人不能扛起大旗。在坦洲镇住建部门、坦洲镇全民公益园、社区居委会的指引下,他找到小区平时比较热心肠的志愿者、党员等,迅速成立了小区临时业委会,并确立了工作细则。就这样,一群退休的叔叔阿姨,每天不辞劳苦,摆摊设点,跑楼串户,开展定点、上门宣传投票工作。经过3个多月逐家逐户的游说,业委会在2017年12月21日成立。
业委会成立后,居民对业委会有了期望,不少人通过小区的微信群对物业、对小区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刚开始时,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居民中渐渐有些微辞。朱明海见此,立即召开业委会,迅速建立小区党支部值班制度,要求业委会的党员要带头模范,每天轮流值班,从上午到晚上,每天不休,接受意见,一件不落地记了下来。
意见积累多了,工作量也多了起来。业委会除了每天督促物业做好园区管理,还积极与政府部门、物业公司针对重大的小区公共问题,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慢慢地,小区管道、天网工程、卫生服务站等一批问题成功解决,为他们赢得了威望。一年多来,朱明海等完成了300多起的调解,小到垃圾清理问题,大到关乎人命的邻里纠纷问题,也因此收到多面由居民赠送的锦旗。
中山市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关冬生在场点评说,朱明海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看到了成立业委会初衷和动机很重要,其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也大大影响着小区的治理效果。正因为业委会委员是业委会肌体健康成长的“胚胎”,政府、居委会在业委会参与小区治理的过程中,要主动发现领头人,通过党建引领并给予科学的指导,主动治理、健康孵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房耿通讯员陈娟)3月26日,广东省司法厅副厅长林楚明率调研组一行3人来到市司法局就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