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开发区康园中心创新模式,与企业携手帮助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人士 车间打开就业之窗 农场种出康复希望
据悉,火炬开发区康园中心近期创新性地开拓企业助残新平台——其农疗场、共建车间等项目,为之前就业相对困难的多名精神残疾、智力残疾人圆了就业梦。22日,记者前往探营。
企业车间“驻”进康园中心
残疾人就业不容易,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的就业更难。
据统计,在火炬开发区户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528人中,精神类别有131人;智力类别为94人。在2014—2018年社工推荐就业过程中,精神康复者的就业推荐成功率只有26.7%,智力残疾人的推荐成功率仅为17.8%,精神康复者还存在工作做不长等问题。
社会对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者存有错误的印象——在大部分人眼里,他们一旦“发病”,会很危险。
“没想到小宝也能工作。有工资,有社保,开朗了不少。” 远嫁澳大利亚的姐姐朱芳今年年初回乡省亲,看到小宝的改变特别惊喜。“妈妈还在时,吃饭后他就瘫坐在沙发上。这次回家看到,他主动收拾,给你捶背,还会晾晒衣服。”22日,前往接送朱小宝下班的朱芳跟记者打开话匣子。“就业对残疾人重要。打开或关闭接触世界的窗口,完全是不一样的两个人。”
记者探营观察到,与朱小宝一样在共建车间劳作的共有18人。他们一个个埋头工作,认真地打磨着零件,车间里安静得一点杂音都没有。
火炬开发区康园中心负责人欧阳美好告诉记者,该共建车间采取企业提供雇佣合同,社工协助日常管理的方式运作。车间设在康园中心,车间的每一个学员同时也是企业的员工。既解决了企业担心学员进入工厂车间难管理的顾虑,也解决这批学员就业难的问题。“每天早上,企业都会派出QC质检员来现场指导学员们的工艺。他们的工作效率可达正常人的80%,返工率最近也控制在50%左右。”这一模式得到企业的认可。
农疗场“种出”康复与希望
在共建车间不远处,接近颐康老年服务中心的一片近12亩的农地上,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笑面迎风”。10名残疾人经过社工准备的一番热身游戏后,在一片刚刚收成结束的空地上卖力地锄地松土,准备种下另一季的蔬菜。
金灿灿的阳光下,最卖力的应是今年28岁、海滨社区的小江。只见他手起锄落,每一下都很恰到好处。“阿棣,不要太大力,不用那么深。”他还不时地指挥别人。
社工吴泳钊说,小江曾是工疗站的问题学员。旺盛“表达欲”和活泼的性格,他在工疗站做手工的时候总是不停说话骚扰其他学员,以期吸引注意。他的学习能力比较低,一些简单的文字及数学口算学习需要教导很久,针对此情况开展的学习小组,他也坐不住。可一来到农疗场后,却对农地劳作和呵护植物很感兴趣。
“他会静下心来听农疗场技师的每一句话,主动担任起小组长,还去教导其他学员。”如今小江每天协助社工组织学员集中,学员的分工和各自负责区域都是他来分配。让社工惊呆的是,同是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的其他学员,都愿意听他的。
吴泳钊说,农疗场是由爱心企业中山市华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子、技术、销售渠道和残疾人补贴运作起来的。残疾人从三个月前开始在这里一边康复,一边工作。据悉,农疗是一种新兴的康复形式,比起传统工疗站,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和加速康复进程。通过从事简单的农事活动,增进沟通和自信,有助于残疾人早日回归社会。
欧阳美好还透露,除了目前的合作,火炬开发区社区工作和社会事务局、火炬区残联还与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未来,该企业还将免费提供公司的品牌和业务培训,由政府出资装修,农疗场的残疾人或将可免费加盟“创业”,经营其线下果蔬店,销售农疗场出产的有机蔬果。
本报记者 徐钧钻
新闻推荐
中山中小微企业将可申领服务券 一年最高领2万元,用于线上购买服务产品
本报讯(记者黄凡)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日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中小微企业服务券工作的通知,将在16个地市推广发放中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