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书记陈旭东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做好“东承”“西接”文章 中山奋力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中山日报 2019-03-25 02:16

和美宜居是中山追求的城市特质之一。图为中山城区新貌。南方日报 记者 叶志文 摄编者按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一员,中山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日前,市委书记陈旭东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就此议题谈感受、谈设想、谈举措。今日,本报与南方日报同步刊发专访报道,以飨读者。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中山接下来该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推动粤港澳互利合作,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出贡献?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是一项重大创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关键也在于创新。”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旭东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山正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做好“东承”文章,强化“西接”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按照省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奋力将中山建成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

举全市之力深度参与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南方日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规划纲要》,中山如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

●陈旭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抓好。

《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标志着大湾区建设从开局起步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对中山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是一项重大创新;要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也在于创新。

我们将大力弘扬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共同把大湾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中山市委十四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这次市“两会”都对中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我们成立了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画好了一张带着时间刻度的“施工图”“项目书”。

近年来,我们重点加强与港澳的合作对接。去年2月份,我专门带队赴香港、澳门调研,就深化中山与港澳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接下来,我们将坚持抬头看齐、带头示范、埋头实干、回头评估、点头满意“五头并进”,运用实施市级统筹、组团发展、镇区活力、分类施策“四轮驱动”方法论,动员全市干部夙夜在公、闻鸡起舞,举全市之力把粤港澳大湾区这篇大文章抓紧抓实抓好。

总的来说,我们将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全面、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按照省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奋力将中山建成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努力交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山优异答卷。

3年投入1400亿元

打响大交通建设攻坚战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方面,中山有哪些计划?

●陈旭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东西两岸为重点,《规划纲要》对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部署。其中在第三章“空间布局”和第五章“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都提到了深中通道。深中通道是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通道”,将大大缩短中山与深圳、香港等东岸城市的时空距离,同时联通了粤东和粤西,也让国家的东西部联通更加紧密,意义重大。

中山毗邻港澳广深,地理位置优越:周边有5大机场和4大深水港;广珠城际轨道中山站已接入国家高铁网,可达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公路交通进入高快速路网时代,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中山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外轮可直达中山码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纲要的规划部署,积极畅通对外联系通道,着力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大交通网络。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中山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预告

因横栏镇建设需要,拟出让17-2017-03号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