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已集聚1000多家企业 为工业企业转型增添“智慧砝码”

中山商报 2019-03-19 03:32

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月余,已集聚上千家企业。本报记者 文波 摄近日,在中山市举行的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贯标宣贯会上, 记者获悉,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服务系统今年1月底已正式上线,目前已集聚1000多家企业。平台的建设运作,将帮助企业找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标准和方向,对接服务资源,了解政策红利,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打破增速的“天花板”

莎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莎丽科技”)是全市两化融合工作会上作经验分享的两家企业之一。信息化项目主管秦兴告诉记者,莎丽科技是国内淋浴房产业领域年生产销售量达40万件以上的规模企业,2018年,公司营业额超过了5亿元,订单准交率达到较为明显提升,营业额和毛利润也均实现了一定幅度增长,这些都得益于2016年10月启动的两化融合工程。

秦兴表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模式的落后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没有上系统化之前,仓库等记账都采取台账的方式,时效性不强,流转效果差。上系统后,各部门信息互享互联,每一批原材料进来都会录入系统,数据马上进入计划排程,生产等部门也能及时看到该数据,如果生产排期和交货计划出现冲突,销售部门就可以及时和客户进行沟通。又如成本分析,原来是人工计算,难免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如今某类材料用在哪类产品上,生产需要多少人工,部门分摊费用该多少合适,现在都一目了然。

秦兴表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不仅实现了企业采购、生产、出货等全流程的信息可视化,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还为企业结合市场形势做出战略决策等提供重要参考,这说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一种必然。近日,莎丽科技新添购了1000多万元的机器设备,以更好的硬件设施来匹配信息化的建设,实现软硬件的共同提升,最终实现两化融合的深度融合,向工业4.0迈进。

提升“未来”的竞争能力

两化融合核心目的是为制造业注入“新动能”。中山产业集群最广为人知的特点是“星星多,月亮少”,年营收5000万元-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相当部分。平台运营方、中山普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吕明观察到,这部分企业,跟莎丽科技进行两化融合前面临的困境一样:订单越多亏损越大,因为工厂开支成本越来越大。迈过这个关口,企业就能继续向上健康成长;没有迈过去的,就在焦头烂额中倒下。而究其根源,是“管理”两个字。为解除备受困扰的“病痛”,有的企业痛下决心停工数月进行“诊断”,以求制定一套标准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并落地执行。在他看来,信息化建设,正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刚需”,不仅是解决眼前困难,更谋求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

莎丽科技的个案说明了这点。记者了解到,莎丽科技于2017年底完成两化融合,2018年3月通过省市评估,营业额、毛利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并获得两化融合体系贯标证书。目前,莎丽科技处于两化融合的第二阶段。秦兴表示,两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两化融合系统需要优化升级。

吕明说,两化融合,简单来说,是促进中山各行业中制造规模较大的企业向先进制造进一步看齐,企业“一把手”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制定目标,或对标行业最先进的龙头,一步步向未来的目标看齐。拿两化融合的贯标来说,从实施、执行到位到初步见效,大约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企业要经历一段“蜕变”期。

目前,中山已有87家企业进行了省两化融合试点申报;其中17家企业已完成了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今年已经开始新一轮申报,预计试点企业累计可增至百家。

此外,吕明还表示,通过两化融合,实现数字经济转型,未来也是众多中小企业要做的事情。目前国家和省针对企业信息化改造的政策有很多,但实际落地中,不少企业因对政策的了解不是特别充分,没有主动申请相关的扶持。平台成立后,将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服务,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如近日的宣贯会就对省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申报条件、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本报记者 黄凡 徐世球

新闻推荐

近距离了解“人生最后一站” 市殡仪馆本月30日举行公众开放日,28日前接受报名

本报讯(记者徐钧钻通讯员钟民轩)中山市殡仪馆定于3月30日上午9点30分至11点30分在位于东区沙石公路2号的馆内举办“20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