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男十二指肠肿瘤“漂移”10厘米 经中山六院多学科专家团队手术切除
肠瘤“漂移”10厘米
据41岁的罗先生描述,去年2月,他开始反复出现上腹疼痛,到医院查胃镜及CT发现十二指肠肿物,约5厘米大小。医生建议先口服药物观察,未予其它治疗。
大半年过去,罗先生感觉症状仍未减轻,于是来到中山六院求诊。复查CT和胃镜提示,十二指肠降部与水平部移行处内侧壁有一巨大肿物,呈蒂状突向肠腔,肿瘤直径达6厘米。
由于肿瘤质地坚硬,细针穿刺活检未能获取有效组织。该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陈双教授紧急联合放射科、消化科、内镜中心多学科会诊,考虑肿瘤为错构瘤(良性肿瘤)可能性大。由于肿瘤较大,并有明确手术指征,建议罗先生采取手术治疗。但罗先生拒绝了手术,要求办出院继续保守治疗。
今年初,罗先生再次出现上腹痛伴有黑便,症状较前明显加重,且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于是再次到中山六院住院。入院后查血红蛋白仅为68g/L(男性正常值为120g/L-165g/L),达到危险值!复查CT发现,脊柱左侧有一6厘米大小的肿瘤,确认为此前发现的十二指肠肿瘤,但肿瘤从脊柱右侧“漂移”到了左侧,足有10厘米的移位!
肠蠕动推着肿瘤走
陈双教授指出,十二指肠是腹膜后器官,位置相对固定,且与胆管、胰腺关系密切,加上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有肠系膜上血管跨越,后方又有脊柱限制(两者就像门框一样限制着水平部),较难出现大幅度的位置变动。罗先生体内的肿瘤强行越过肠系膜上血管和脊柱的制约,发生如此大幅度的移位,实属罕见。
鉴于此病例的特殊性,中山六院专门组织了全院讨论。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位专家经充分讨论后决定行手术探查。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和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陈双教授主刀为罗先生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巨大占位肿瘤切除手术,在多学科紧密配合下,这个“疯狂”游走的肿瘤被顺利“捉拿”切除。术后病理确认为错构瘤。
为何十二指肠肿瘤会发生大幅度移位?陈双教授介绍,实体肿瘤出现位移,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1.肠管出现套叠(就像捋袖套一样);2.肿瘤带蒂,出现了蒂的拉伸;3.器官整体移位,即肿瘤拉动器官出现位移;4.肿瘤坏死脱落。从罗先生的情况来看,是前三种原因的合力导致肿瘤发生“漂移”。
专家们推测,肠管本身有蠕动能力,能把食团往前推送。由于罗先生体内的肿瘤突入肠腔,肠管把它当成了食团,不断往前推,就出现了肠管套叠、肿瘤蒂的拉伸和器官移位。罗先生因上腹胀痛服用消化道动力药(如吗丁啉),会进一步加强肠蠕动力,种种因素叠加,促成了肿瘤的“漂移”。
防范瘤体牵拉出血
陈双教授表示,虽然罗先生罹患的是良性肿瘤,但肿瘤大幅“漂移”存在很大风险。首先,肠管套叠容易发生梗阻,出现剧烈的腹痛、腹胀、呕吐等;其次,肿瘤拉动胆管、胰腺、胰管等器官,也会引起上述管道的梗阻,出现黄疸、胆胰管结石、胰腺炎等,严重的甚至诱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再者,肿瘤“漂移”过度牵拉可导致撕裂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罗先生入院时已有便血、贫血的症状,所幸手术及时,避免了严重后果。术后罗先生顺利康复出院,目前随诊情况良好。心有余悸的他庆幸没有错过最后的手术时机,对中山六院的医务人员多次表示感谢。
陈双教授强调,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经专科医生充分评估后若符合手术指征,应该遵从医嘱,及时手术,早期治疗。否则不但拖延了病情,还会增加手术的复杂性,甚至发生本可避免的严重并发症。
新闻推荐
3月12日,石岐区在城轨中山北站附近的兴旺路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种植红花风铃木55棵,为中山城区“北大门”新增一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