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临床工作32年,尽心医治每个病人,以身作则坚守岗位 梁干雄:妙手仁心 视患如亲

中山日报 2019-03-14 05:00

作为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从业整整32年的梁干雄感到“最轻松”的一段时光是在急诊室轮岗时度过的,因为可以按时上下班。其他的从业岁月,总是上班早、下班迟,没有节假日,每个周末都回医院巡查病房,因为“放不下病人”。

不仅工作认真、态度和蔼,梁干雄医术还精湛,有些老病号一跟就是二三十年,还有患者从珠三角甚至内蒙古慕名前来就诊。梁干雄还积极给困难病人申请救助款,甚至给病患找过工作……3月11日下午,见到记者,护士杨少红说:“在我们和病人看来,梁医生是当之无愧的"好大夫"。”

当梁医生的病人是幸福的

一个多星期前,家住港口的陈玲婵的母亲突然病重,患有甲亢、心脏病等多年的她,这次病情发作突然,出现呕吐等症状。来市人民医院办理入院的时候,已经是傍晚6点多了。78岁的母亲不停念叨:“我要找梁医生,我只看梁医生。”

不得已,陈玲婵打电话给梁干雄,已经下班回家的梁干雄认得这个老病号,从家中立即赶过来,为阿婆诊治。“看到梁医生来了,我妈的精神好了很多,梁医生就是她的药。”陈玲婵告诉记者,她妈妈跟着梁医生有20多年,“梁主任没有一点架子,特别耐心,对我妈的病情非常了解,用药很细心。所以我妈见到他就放心了。”

像陈玲婵母亲这样跟随梁干雄多年的病号,在内分泌科还有很多。护士杨少红说,有一位住在沙溪的阿婆因为晕车,不能坐任何交通工具,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走路来医院,大概走两三个钟头。每次走到医院的时候,都快下班了。“本来排队的病人就多,但梁主任会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包括这个阿婆。”

梁干雄对病人的关照还体现在开药上,很多内分泌科的患者是糖尿病患者,要终生服药或打胰岛素控制血糖,每月花费少则数百元,多至上千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梁干雄会开性价比高的药保证治疗效果。“梁医生几乎记得每个病人的情况和他们的名字。”杨少红说。

对病人的关照还不仅于此,梁干雄甚至帮过一名病人找工作。那名病人是I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需要不小的开销。病情稳定后,梁干雄发动身边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工作单位给他买了社保、医保,有了经济来源,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治疗。从医30多年来,面对很多困难患者,梁干雄都会想办法为他们申请医院的救助基金或是红十字会的救助金,能帮一点儿是一点儿。

当梁医生的同事也是幸福的

作为一个科室主任,日常事务非常繁杂,除了出诊、治疗等外,还有大量的医学交流、培训提升、团队培养以及各类行政事务。没有节假日是常态,“这也是我们医院大多数医生的常态。”梁干雄补充道,“不是我一个人这样。”

梁干雄每周会出诊一次,一天约40个号,每个月会集中放号一次。一般是周日半夜12点放号,第二天上班前,就会被抢完。尽管如此,很多抢不到号的病人还是会来现场排队。于是,每次出诊,中午看到1点半是常态,下午也会延迟很久才下班,“我也想按时下班,但不好意思不看完啊,不看对不起病人的信任和等待。”

一个人厉害不算什么,整个科室业务能力提升了,才能造福更广大的患者。梁干雄作为科室主任,非常注重整个科室的建设、团队的提升。在内分泌科护士站对面的墙上,挂了四块荣誉牌匾。在他的带领下,内分泌科先后被评定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4家合作研究中心之一、中国糖尿病教育拓展计划全国十八家培训中心之一、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更多的医生也在这里得到成长,同样获得病患的信任。

当梁主任的同事也是幸福的。内分泌科医生冯毅跟着梁干雄工作多年,他说:“从梁主任身上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做医生不能只是开药、治疗,而是真正想办法为病人解决问题,需要有服务病人的态度。”

300多名糖尿病患者因他而受益

在周边的同事看来,梁干雄的工作日程已经被塞得满满的,但梁干雄还会给自己加任务,常去镇区办培训、去基层义诊等。在梁干雄看来,如糖尿病这类疾病,要减少发病率,要从根本上做好宣教和预防。

梁干雄在做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1型糖尿病登记工作的时候,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和调查研究,向市政府建言“中山市1型糖尿病干预项目”,后来成为2014年中山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用于支持中山本地户籍的I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这一项目开展至2018年年初,市财政已投入1000多万元,让300多名户籍糖尿病患者受益,每人每年可节约1万多元医药费。此前很多I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医药费和认识不足等问题,未规范诊治,可发生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残、致死,对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这300多名患者大多得到很好的控制,“回来住院的少了很多,大多能正常生活。”2018年初的数据显示,进入项目管理2年的患者的年住院次数从1.82人次/年降至0.22人次/年。为此,项目组还收到27封感谢信。

作为中山市人大代表,梁干雄连续几年的建议多与提升医疗行业发展的话题有关,今年便是建议进一步提升急救系统能力,增加救护车数量,完善车载急救系统等。

从医32年来,梁干雄唯一感到轻松的是在急诊室轮岗的时光,“因为可以准点下班。”现在的工作是“时时有牵挂”。除了牵挂病人外,还要做好团队建设,致力于学科的发展,以及研究制定更多的举措,提升全民预防糖尿病等相关病症的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病患的产生。

文/本报记者 李玮玮

图/本报记者 夏升权

新闻推荐

西河水闸 重建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本报讯(见习记者李鑫)记者昨日从市中顺大围工程管理处获悉,中山市“中顺大围应急项目西河水闸重建工程”日前荣获“2018...

 
相关新闻